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北大荒知青网 | 知青文化内涵研究——《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之一

北大荒知青网 | 知青文化内涵研究——《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之一

2023年09月23日 05:02:46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访问量:640 作者:李建平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知青文化,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约30年知识青年群体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它是一代中华青年儿女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里生发出来的特殊文化,具有爱家爱国、艰苦奋斗、联系群众、励志奋发、张扬青春等精神内涵。知青文化奇崛而凄美,通过探索知青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可以为当代青年成长和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为社会和谐进步提供富于爱国主义和增强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正能量的文化成果。

关键词:知识青年;知青文化;知青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410201705-0001-10

知青文化,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约30年知识青年群体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由政治宣传文化、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文化、娱乐体育文化、军事文化和精神文化等6种文化形态构成。它是一代中华青年儿女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里生发出来的特殊文化,具有爱家爱国、艰苦奋斗、联系群众、励志奋发、张扬青春等精神内涵。知青文化是独特时代独特群体锻造的独特文化,唯其独特,其内涵丰富深邃,耐人寻味。

一、 锻造青春

(一) 独特的青春模式

这是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历史,锻造了一个特殊的青春模式。这就是在和平年代里,扎根底层,走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的自我修炼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模式。

这条道路,这种青春模式,与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密切相关。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有了深刻的思考,形成大量的理论成果,包括《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其中对青年问题发表了《青年运动的方向》《五四运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等重要文章。对青年运动的思考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既是对自己上井冈山、到农村去的革命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五四运动中的一些精神领袖如陈独秀、胡适等的人生道路的参悟所得。毛泽东以这番话谆谆告诫抗战时期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也贯穿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自1955年开始,国家就动员到城镇读小学、中学的青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农村建设,60年代初,又动员生活在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蔚然成风,成了60年代青年人的一种时尚。

如此生成了由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的近30年的上山下乡热潮。身处农村最底层的这批由十六七到30岁出头的知识青年,大多数在农村生活了三五年,有的生活了近十年,少数人甚至是一辈子。战争年代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知识青年,许多人成为创建新中国的开拓者,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和平年代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知识青年,没有了生命的威胁和战争的恐惧,但艰苦的农村环境,繁重的劳动强度,艰巨的思想转变,依然是严峻的考验。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的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一个区别在于,战争年代大多是被动的选择,是“逼上梁山”,生存的危机迫使人民走上这条道路;和平年代大多是主动的,至少是怀着理想和憧憬走上这条道路的,正如上海知青张刚所说的:“当年我们不是被赶走的,而是满怀热望满怀理想到边疆的。”广西合浦县知青杨志远也这么说道:“农村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学的两年时间里我已多次到过农村与农民‘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平时也经常参加学校农场的劳动,班里的同学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所以我对农村的印象没有什么不好。我想,到农村插队自食其力,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可以‘接受再教育经受锻炼’,是件好事……于是,我还是期盼着早些到农村这个大熔炉去。”这就形成了和平年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独特的青春模式,形成了共和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群体。

(二) 永存的青春符号

知青,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符号。“知青,作为共和国历史上一代人的特定称呼,不管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还是作为一段刻骨铭心的个人青春‘履历’,现都镌刻进了历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现象,它的形成和影响既源于以往又联接后来。”因此,当今社会依然活跃着无数的知青活动,在全国各地,知青讲座、知青文物展览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会、知青文艺汇演、知青文化节相继举办,知青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园、主题公园、纪念碑、网站等纷纷建立,全国多个省市的知青文化研究会、基金会也正式挂牌运作,甚至在香港、美国,都成立了知青协会或联谊会。知青文化从原来的知青文学发展到知青文艺、知青学术、知青联谊、知青旅游、知青经济、知青公益事业等社会形态,活动成员由原来的知青扩大到知青子女以及社会关切人士,形成了更大的规模与影响。


假日里乘车上县城是知青们盼望的乐事



知青,更是个体的生命符号。知青的一生,永远与青春相连。正如云南知青杨文杰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当了省长、市长的,还是做了知名专家、学者,抑或是成了下岗、退养工人,只要是做过知青的,在他们的思想、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当年‘知青’的影子。相同或相似的历史命运,形成了这批人独特而鲜明的思想秉性,并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一生。”广西桂林知青文和群说:“知青作为一代人的身份符号,在近40年之后的今天,似乎已经十分模糊了,但知青的激情岁月,已经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年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大体可归纳为这么几点:充满理想,积极向上;坚定信念,敢于担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贴近群众,关爱社会。知识青年以这样的青春风貌,走过了艰难曲折风波起伏的“文革”十年,走过蓬勃兴盛大步发展的改革开放30年。如今,历史远去,新潮涌起。尽管这一代人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但他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心永未退休。知青依然存在,知青仍在努力,他们有着他们的优势。力不足,智可献,事已逝,精神永存。

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1975年9月,南宁市郊沙井公社智和大队女知青精神饱满地在出工。(钟月青 供图)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有一段对青年的论述非常精彩:“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是人生的春天,是祖国的春天,青年与朝霞、与春天相连,是蓬勃的力量,是光明的未来。青春在,中国在,青春美,中国强。青年是中国的希望。知识青年以永存的青春形象,以内蕴的青春活力,延绵几十年在中国大地上传播着正能量的社会信息和社会力量,当在中国当代史上留下清晰的光影。

二、 书写历史

时光已经远去,然而,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绝对抹不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章。这是1700万人用10年时间铸成的历史。

(一) 共和国曲折前行的历史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与共和国命运相连。知青的行动,书写了一段沉重的历史,内涵深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在叙述共和国前30年历史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9年,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党和人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知青以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年华书写着共和国曲折前行历史的特殊一章。

历史已经证明:“六十年代末的上山下乡洪流,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既然无法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和就业问题,又不可能让千百万红卫兵成为无业游民,采用强制性的政治手段就成为当时惟一可供选择的方案。”知青史研究表明,之所以发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社会事件,有国家决策者主观上的战略考虑,也有社会变动历史客观形势的迫使使然。评价它的发生因由和发展过程与发展后果,是历史学家的课题,需长期研究方有较准确的结论。但无论如何,历史在展示,知青在承担共和国探索前进带来的沉重,都在书写共和国曲折前行的历史。这成为知青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我们经久探索的思维领地。

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其发展形式有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上山下乡,不好说它绝对是错,但作为一个运动,作为对一个国家整体青年的发展走向的规定,基本可以认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倒流。为此作褒贬评说的时代已经过去。重要的是要明了我们从那段历史里得到了什么?十年“文革”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我们的人生、给我们的国家,烙上了一些什么?历史留给后人是一段财富,人生经历在你的后半辈子里也是一种财富。只有认真总结历史,才能获得财富。能从最黑暗最无望的境地和年代里走出来的人们,眼前的种种困难,咬咬牙,总是能冲破它的。这就是知青一代人所独具的人生财富。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业历史

知青体验了农村的苦难,参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业历史。他们在农村,在经历了自身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练的同时,也以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身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有的投入兴修水利的建设工程,有的开展农业高产的科学实验,有的背上药箱治病救人,有的走上讲台教书育人,有的肩扛钢枪巡逻于边防。现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的广西知青曹幸穗,当年在广西东兰县隘洞公社板老大队插队时就开展农业科技实验取得成果,如今在开展“中国农业科学实验史”学术课题中介绍了当年广西知青开展农业科学实验和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及经验。他深情地说:“他们在传播现代科技文明、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广大农民一道,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业。”曹幸穗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部主任,教授、研究员,他集自身的实践和几十年的农业科技学术研究,得出结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知青的重要实践。”“一代知青史新中国历史的记录者”。这是我们认识知青、了解知青的重要思想。

千千万万知识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奉献,必将记载于中国农村发展史册。



1974年,南宁三中到邕宁县那龙公社插队的知青在田间喷洒农药(右为蓝玉)。(蓝玉 供图)

(三) 人才成长的经典历史

知青的青春时光,苦难与奋斗并存,理想与困惑并存;知青以青春的行动和一生的命运,谱写了特殊年代一代青年曲折成长和成才的历史,有的成为青年成长的经典样板。

1. 苦难和挫折是人才成长必经的压力

每一个知青都有在苦难中磨练的经历,都有在精神的深刻反思,并在一生留下深刻的“知青”烙印,成为成长的基因,奋发的动力。在那个国家曲折前行的年代,苦难和挫折,没有摧毁他们的生命力,反而从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与品性,正如孙悟空被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磨练了七七四十九天那样,反而强化了其本领。习近平曾说:“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他在回顾知识青年生活时深有感触地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这话是很多知青的共同心声,很好地诠释了知识青年成长的秘诀。

1974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个人的容小宁(中)在南宁市郊心圩公社明华五队与贫下中农一同劳动。容小宁后来担任了广西区文化厅厅长、广西区体育局局长。(李宁 供图)

2. 拼搏与奉献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压力可以变为动力。知青以青春和热力投身入广袤原野的开垦劳作之中,在拼搏中成长。广西灵山县知青冯艺回忆当年的劳动情景时深情地说:“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曾经参加一支青年突击队,到一个叫做烟墩公社的地方营造一片荔枝生产基地。……我们沿着前人踏出的小路,奔向荒芜深处;我们顶着酷暑,铲平山丘,靠手锄肩挑,种下了一片荔树林。我们的青春像一滴滴露珠无声地渗入了灵山秀水。我不知道自己这滴露珠对于滋润广袤的大地是否曾经起过哪些作用,但我永远不能忘记荔乡这块土地怎样锤炼了我。”知青以拼搏与奉献,抗击着周遭的苦难与挫折。这批被城市抛弃的青年人,在物质与精神均十分匮乏的环境里,在理想与前途一片渺茫的时代,之所以最终在农村坚持下来,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有的甚至是一辈子,唯有以更强悍的力量与意志,才能生存下来。他们与农民一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年复一年地劳作,如一位知青在回忆中所说:“我在那里生活了将近六年。挑粪、犁田、插秧、耘田、收稻、晒谷、舂米、种菜、打草鞋、编竹筐、伐木、放排、烧炭、烧石灰、修水利,等等,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了,其中的苦与累,很难几句话说得清。”正是由于他们如此拼搏地劳作,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时代最终并未将其抛弃,他们在后来的岁月里,不仅有大批知青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升入大学,许多人还成了各个行业的精英与杰出人才,有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也有走上政治领导岗位,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色人才。知识青年有理由骄傲:以当年承担祖国沉重的历史,以今天对祖国做出的奉献。

3. 理想与信念是他们成长的支撑

如此艰困的生存环境,如此严峻的考验,为何在后来产生了众多的知青人才?知识青年是怀着对毛主席无限忠诚之心、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理想到农村去的,尽管在艰苦的环境下,知识青年有过痛苦,有过疑惑,甚至有的人产生动摇,但坚信毛泽东思想的光明和正确,坚守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守勤劳善良的良知和道德,坚信未来不会永远如此黑暗,等等,是支撑着他们坚守十年的坚硬磐石。有一首题为《总有一天》的知青诗歌,表现了他们这种“坚信”、“坚守”的强悍与坚韧:

总有一天

失落的种子会在无涯的森林中

选择一块墒透的土壤落脚萌根

用盘缠的经络和森林连理

总有一天

遗忘的涓滴会在逢春的沟壑中

睁开明亮的眼睛用朗朗的歌声

回答田畴的顾盼长河的希冀

总有一天

悠长的牧笛会在幽深的谷底响起回声

跳荡的每一记音符

沾湿草芽蘖动到黎明

历史没有辜负他们的“坚守”,在几年以后的1976年,“金色的十月”给他们带来了期待的收获,知青的命运由此改变。

在如今思想解放社会开放的年代看来,知青们的这种“坚信”、“坚守”显得有点愚忠,但不容否定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对生活的坚贞。他们由此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面对艰难困苦和种种磨难,并且从纯朴、坚韧的农民身上获得依靠与支撑,最终化腐朽为神奇,将苦难转化为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其间的优秀者,成为了生命的强者,社会的中坚。这在人才成长之路上是颇具光华的。

三、 熔铸精神

知青精神是知青文化的核心。经过初步提炼,我们认为知青精神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畏艰辛,勇于担当

1968122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主席一声令下,一场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由此高涨。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被称为“老三届”的全国数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全部下到农村,变成了青年农民。以后连续十年不间断,十七八岁的年青人前赴后继走上上山下乡之路,到农村农场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的农村还很落后,环境十分艰苦,许多地方连饭都吃不饱,知青在农村,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精神体验,更是困难重重。虽然有少部分知青没有坚持下来私自提前返城了,但大多数知青坚守在农村艰苦的环境里,不畏艰辛,任劳任怨,以稚弱的身躯抗争物质的和精神的重重压力,客观上为共和国承担起建设乡村、保卫边疆的重大责任,为祖国度过艰难的“文革”年代贡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能持续十几年不间断,除了国家政策的规定外,与知识青年具有的不畏艰辛、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可分割。

(二)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知识青年在农村里,身陷入最低层的群众,面临着最基本的人生生存问题,最艰苦的生活环境,因而来不得半点做作与虚伪,靠的是真诚、实干,不唯天,不唯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自强不息,一步步走下去,一个一个坎地迈过去,再困难,再黑暗无望,也坚信奋斗不息,自强不息是人生生存的唯一出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他们咬紧牙关地坚持,一边参加繁重的劳动,一边潜心读书,刻苦自学,深入社会实践,磨练一身本领,提高思想,修身苦熬,如此一天天成长,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彼岸。许多知青在当时就获得了农民们的赞许和信赖,在后来的事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是这种境遇下的苦难磨练,铸就了知识青年的特殊品格与精神,打下了后来他们取得成就的基石。

(三) 联系群众,关爱社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成功的一点在于使城市知识分子下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与农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青年在农村,不仅仅做到了那时讲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最主要的是,“扎根一辈子”的目标,将他们与农民的命运相连。尽管这种“扎根一辈子”的目标后来证明是一种虚幻的光环,但不容否定知青贴近了基层,贴近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形成了他们对群众的联系与亲密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对知青年代的自述有一段很深情的话语:“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对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 

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情感交融与思想磨练,知识青年的身心真正把系在了乡土,系在了老百姓身上。联系群众,关爱社会成为他们内发于真情,外显于作为的优良品质,日积月累,积淀成本质,成为一种可贵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当年知青的生活与行为中,存在于他们在农村近十年的劳作与坚守中,也存在于数十年后的今天。这批早已离开了农村、已进入老年的知青们,今天依然拥有这种品质,弘扬着这种精神。无数老知青常常返回当年的知青点探望乡亲,仍在为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捐物献金。如当年到邕宁县插队的广西大学教授吴学东,2013年退休后,她加入到精准扶贫的队伍中。她和其他知青朋友在社会上募集善款,奔走在田野山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确有困难的贫困农民送款捐物。她已经在东兰、巴马两县奔走了两年多,每年有十个月在乡下活动,不辞余力地为农村、农民服务,再续知青精神。在如今各行各业工作的环境里,许多老知青依然是其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先行者。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强调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扫除“四风”。知青延续至今的“联系群众,关爱社会”的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青年群体的一种具体体现,无论在历史的知青和今天的老知青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四) 昂扬向上,永葆青春

“革命人永远是年青”,这句5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流行的歌词,现今仍能很好地诠释知青面貌与精神。知青已成为历史,当年的知青仍然存在,依然活跃。唯其“知青”已后无来者,因而“知青”为那一代人所专有,其人永远是“知青”,最多也只能加个“老”字——老知青。无论如何,终究还是知青——知识青年,如此,“知青”一辈子与这批人生命相连。是否正是这一原因,使得这一批人总是激情飞扬、昂扬向上,永葆青春呢?在如今我们周围看到的知青文艺汇演、知青体育比赛、知青展览、知青文化研讨会、知青文化城(园)、知青之旅、知青聚会、知青网站、知青小说,等等,都在散发出青春气息和蓬勃热力。其实,这是知青成长之初就诞生了的知青精神。正如田晓明所说:“喇叭里每天都播放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迈歌声。我们这一代从小就受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影响,加上受这些氛围的感染,作为拥有共同身份的一个群体,绝大多数的插青下乡伊始,都满怀‘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战天斗地改变山河’的豪言壮志。”正是有着这种昂扬向上,永葆青春的精神,他们才能在农村艰苦环境里苦熬支撑,才能在最底层的土壤里发芽生根,生长成才;也正是有这种精神,他们在80年代初返城后,能奇崛挺立,在改革开放年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做出各种不平凡的贡献,如王毅、沈国放、聂卫平、张艺谋、铁凝、姜昆、郁钧剑、梁晓声、叶辛、敬一丹……,党的十八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知青经历。他们都有一条“失去受高等教育机会——插队农村——上大学”的青年时代成长主线。而在知青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他们得到磨练,了解了中国,增进了奋发努力的意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回忆知青生活时所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会就更深刻了。”可以说,这一代知青能永葆青春,能促进中国社会永葆青春。青春有梦,中国梦可行可信,也一定能够实现。

张承志曾说:“无论我们曾经有过怎样触目惊心的创伤,怎样打乱了生活的秩序,怎样不得不时至今日还感叹青春;我仍然认为……在逆境里,在劳动中,在穷乡僻壤和社会底层,在痛苦、思索、比较和扬弃的过程中,在历史推移的启示里,我们也找到过真知灼见,找到过至今感动着,甚至温暖着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知青精神的根源,这就是知青精神绵延至今持久不衰的奥秘。知青精神,不但鼓舞着千百万知识青年当年在农村艰苦环境下成长进步,也伴随着老知青们今天在改革开放岁月里继续做出巨大贡献,并向全社会扩散其正能量的功能。我们应当很好地总结和发扬知青精神。

四、 独特艺术

(一) 新中国文学的独特类型

知青文艺,伴随着知青回乡和上山下乡就出现在中国文坛。“文革”前,已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话剧《年青的一代》、豫剧《朝阳沟》和一些感人的知青诗歌等的出现。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文学是新中国文学中最辉煌的一段,知青文学大量涌现,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特殊内容。它以特殊的作者、特殊的内容表现和特殊的影响力,构成了新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殊性及其艺术魅力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共和国曲折历史的艺术再现

知青文学反映了共和国进程中一段独特的历史。有反映知青在农村锻炼成长的,如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话剧《年青的一代》等,有反映知青在农村的苦难遭遇的《在小河那边》、电视剧《蹉跎岁月》《雪城》等,有反映知青悲壮命运的《血色黄昏》等,有反映知青返城后的彷徨苦闷的《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有探索历史遗留问题——知青二代的社会位置的《孽债》,等等,构成了反映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青年成长历史的重要的文学内容。

2. 独特的创作身份与艺术体验

知青文学的创作者都是知青生活的亲历者,他们以独特的经历和切身的感受写下自己最沉重的记忆,其成果的独特魅力,这是旁观者和后来者所不可企及的。如卢新华的《伤痕》、孔捷生的《南方的岸》书写知青生活的苦难遭遇,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通过描写黑龙江知青返城前后的激烈冲突展现知青的苦难,给人强烈震撼;叶辛的《孽债》描写知青及知青二代的命运纠葛,令人有沉重的思考。还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的《绿夜》、韩少功的《归去来》和《蓝盖子》、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等等,都是独特的艺术奉献与艺术创造。这些生活和艺术表现,构成了知青文学的独特品格与独有魅力。

思乡主题大约在知青文学作品中所占分量最重。下面一首南宁知青写的题为《邕江之歌》的歌词颇有代表性:

我站在邕江边,

俯瞰着邕江水,

邕江的江水后浪推着前浪,

奔向那远方。

忘不了那一天,

妈妈她安慰我:

不要想那家乡,

不要想那爹娘,

不要想那心上的姑娘。

啊……我怎能不想我衰老的爹娘?

啊……我怎能不想我心上的姑娘?

满脸的泪水,

满腔的悲伤,

我离开家乡。

这首南宁知青原创的歌词,深刻真实地反映了知青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悲苦心境,实在是只有知青独有的心理体验才能产生的艺术表现。

(二) 青春励志的形象塑造

知青文学创造了一系列或感人或令人深思的人物形象,其中以青春励志的人物形象,最为打动人心,感染和激励青年成长。

《年青的一代》中的肖继业给当代青年人树立了“革命者志在四方”的榜样,在60年代激荡着无数年青人的心;由梁晓声以《今夜有暴风雪》等作品叙写“悲壮的青春”,在北大荒风雪中奋战的年青人,给那段辛苦岁月染上了黄金般的色彩;李建平在诗作《新党员与老支书》里塑造的“新党员”形象,写他“三年前来到这长工屋,拿起了战天斗地的枪和锄”,也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激励年轻人的成长。《棋王》中的主人公王一生,是个名副其实的“棋呆子”,小说讲述了王一生不平凡的传奇人生,主人公的“圣贤”境界在一次次的下棋,一次次的认知顿悟中升华,传输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魅力,凸显出知青群体中一个奇崛的身影。这些人物,演绎出一幕幕或曲折艰难的人生际遇,或温馨关爱的情感经历,给人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感受,打动人心。

(三) 独特的价值

1. 反映历史的记实价值

前已说到,知青史构成了共和国曲折前行的历史的一个部分。知青文艺,全面真实地记载了这一段历史,一些成功的作品,叙写厚重历史、勾勒人物曲折命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风味,读来令人震撼。我们从一些小说中看到了那一时代活生生的场景再现,给人直观立体的感受,认识更为深刻。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别林斯基对《欧根·奥涅金》的评论:它足以称得上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像《蹉跎岁月》《雪城》《人生》等作品,确已具有反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的魅力,具有充分的反映历史的记实价值。

2. 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

知青文艺作品,在高超的文艺家的笔下和舞台影视平台的表演艺术呈现下,同样形成了较高的艺术美感,产生较高的艺术价值。这种美的形式主要有:

知青精神的崇高美 知青文学较普遍地充盈着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激情,其艺术审美意义上呈现出悲壮、崇高的美学特征。这在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得较突出。正如有评论家所说:“张承志将茫茫的草原、咆哮奔涌的北方的河、神秘的金牧场等组成一个近乎幻觉般的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与生命的活力的多彩世界。梁晓声将荒芜寒冷的北大荒诗化为心灵深处的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抗抗将陆岑岑的人生理想化为远在天边那道绚丽夺目的北极光。史铁生将遥远的清平湾视为精神与灵魂栖息的温馨宁静的家园……”这一切,融汇成一种悲壮、崇高的艺术魅力,撼动人心。

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是一片莺歌燕舞,许多知青遭遇了无法克服的挫折甚至惨痛的伤害,悲剧性的遭遇和命运安排,使许多知青留下了悲痛的记忆,有的由此断送了一生。在四川大邑参观樊建川创建的知青博物馆时,在博物馆门前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10位成都女知青遇难的墓碑。1971310日,因一名知青看小说,不慎把油灯碰倒引燃了茅草房,结果10名成都女知青被烧死。这些年轻姑娘刚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仅仅第七天就在这场大火中丧生,留下了10块墓碑。生活的无情和命运的多舛,在此触目惊心!许多知青作家在作品中给我们记载了这种人生悲剧,刻画出令人悲怆的悲剧美。如竹林的《生活的路》,写了女知青娟娟在社会重压和自身无力的挣扎中逐渐坠落,直到最后走向毁灭的故事,作者在写出人物性格决定人物命运的生命历程的同时,也折射出造成娟娟悲剧结局的社会原因。老鬼的《血色黄昏》,用真实而直白的叙述,就知青文学的整体性颠覆以往知青文学中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强调和宏大叙事模式,在奔腾的感情宣泄的中展开对那个时代的控诉,揭示了那一时代知青群体的整体性的悲剧本质,给人在惊悚中升华出深邃的思考。北岛的诗句高度凝练而形象:“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短短两行诗句,高度概括了知青的本质与精神,无比美丽,无比高贵。知青,无疑是那一时代为祖国、为中华民族担当了“选择生存的峰顶”的一群无私无畏、注定与悲剧命运伴随的青年群体。正因如此美丽,故而至今依然炫目!

人物本性的自然美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倒退,人性泯灭。以“革命样板戏”为代表的文艺作品描写和歌颂的都是没有家庭和亲人,只有革命战友,缺失七情六欲的“英雄人物”,满脑子装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人性”、“人道主义”、“人权”这些人类本性和本质及其共同价值,统统被划入被批判的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范畴。知青生活在大自然里,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中,生活催生了他们生命中的本性,许多知青文学呈现人性本原的爱,呈现出人性本原的自然美。这在当时知青爱情诗中有较多流露和表现。请看下面这首知青诗:

我的沉寂好像一条枯藤,

却又像萤火一样放着光晶,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千万不要意乱心惊……

我的沉寂在你面前悄悄潜行,

却又像白云浮动一样没有声音。

冰雪覆盖的严冬只有耐心的等待,

等待着春雷炸响的那一瞬。

这首属于流露“心底秘密”的情爱诗,表达了即使在贫穷和孤寂相伴随的艰苦日子里,人性的本能依然渴求着异性的温暖和关爱,发出阵阵呼唤。青年内心冲撞着的情感波澜,看似平静,却无法抑制,终究要有“炸响的那一瞬”。诗作对人性中的爱和生命力的表现,给读者体会出人性的美与情感之纯。

3. 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价值

知青文艺,以对农村广阔天地的赞颂描写,以对知青与农民相濡以沫的生存的温馨描写,以对知青在困境中拼搏成长的奋斗描写,等等,熔铸成知青文艺的正能量本质。这些内容的表现,至今仍能激荡人心,濡染人性,昂扬社会正气,起到“净化人们的灵魂,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鼓舞人们的意志,在当时和以后的行为中,做出有利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全人类或自己的国家、民族、阶级等)的事情”这样的美的价值作用。

(四) 丰富多彩的文艺样式

早在“文革”时期,生活在农村、农场的知青就以其文化知识和艺术才华在农村传播文化,开展包括文艺创作和举行文艺演出的各种文艺活动,创造出多样的文艺成果,包括知青文学作品的发表、知青美术作品参加各类画展,知青文艺演出活动在在乡村的演出,等等。仅就广西知青而言,在农村插队期间就写作和发表了文学作品的知青就有聂震宁、孙步康、李建平、麦春芳、孙如容、黄乃康、张兴劲、潘茨宣、黄琼柳等多人,在农村就开始画画的知青有张达平、陈中华、余永健、罗传洲、黄敬佳等。这批人后来许多成为广西文艺界的中坚。“文革”时期的知青文学还有一类是“地下文学”,即未能公开发表且以控诉与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如南京知青创作的《南京知青之歌》,郭路生(食指)的《相信未来》,北岛创作的《回答》,等等。广西知青也写有不少流露真情实感、抒发对社会对生活沉重思考而未能发表的诗作。这批作品,在“文革”结束后特别是70年代末开始在社会流传,有的成为朦胧诗的代表作,《相信未来》被称为“唤醒了一代青年诗群”。

改革开放以后,知青文艺融入改革开放大潮,呈现新的发展,已构成独立的文艺样式。文学中的知青文学成为文学史的一种文学范式,读者广泛。影视剧中的知青电影、电视剧形象生动,深入千家万户,尤其以80年代的电影《今夜有暴风雪》、电视剧《蹉跎岁月》、90年代的电视剧《孽债》、2011年的电视剧《知青》等影响最大,传播最广。以《小芳》为代表的知青歌曲广为传唱,至今不衰。知青文艺汇演紧锣密鼓,遍布祖国各地,传播正能量信息。广西知青与广西群众艺术馆联合每年举办一届知青文艺汇演,至今已举办六届。演唱会上,尤以《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的旋律最为激动人心,五六十岁的老知青们唱起它,红心激荡,青春飞扬,仿佛仍是一群一二十岁的年青小伙与大姑娘。知青文化的艺术内涵,支撑着知青文艺构成新中国文艺的一种特殊艺术样式。

参考文献:

[1]李建中.中国知青文化概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许纪霖.另一种理想主义价值、意义、信仰[M].文学界(专辑版),2001(4).

[5]樊星.知青文化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祭[M].文艺评论,1998,6.

作者简介:

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广西地域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韦吉锋)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