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兵团战友
东风农场的知青情缘
作者:杨培慧
转自:美文杂谈
西双版纳是个春光暖暖,没有冬秋,只有旱季和雨季的城市。植物茂盛,雨水充沛,景点多,民族风情浓。
1969年北京上海、重庆成都、云南下乡到西双版纳州知青达10万人,到景洪市距城50多公里的东风农场,下乡知青达13522人。
东风农场多年来,为知青存史建博物馆,划地为因公因病死去的知青建公墓。建招待所接待返乡知青,为返回农场知青游客、提供价廉优质住宿服务。成为了北方避寒,北京上海、重庆云南知青回农场的侯鸟之窝。
东风农场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被云南省政府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
走!到东风农场知青招待所,成为了全国知青们的首选。
2024年1月29日,记者和重庆版纳知青网副站长田國莉,在东风农场采访原工会主席李平。他正在场部组织100多个身穿黑白,红蓝、花格的职工气排球队员参加比赛。历时三天的职工气排球开幕仪式当天开幕,热闹非凡。在他安排下,农场招待所所长邓宗昌开车,陪我们到东风农场周边参观。
△采访东风农场原工会主席李平
厶采访招待所长邓宗昌
00:27
△东风农场周边的曼康湾村
为知青建纪念馆
车子缓缓行驶东风农场博物馆,广场上有一个创业历程碑和知青纪念碑。记者站在东风农场博物馆前久久站立。该馆收集各类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历史照片数千张。展馆从艰苦创业时期(1958—1978)到改革发展时期(1979—2008)及展望未来四部分组成,真实地记录了云南东风农场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除大量的史料、实物和开荒,挖坑种胶,割胶种植水果,垦荒坡改地,知青生产生活学习图片外,实景模型、雕塑、大理石浮雕、壁画及声像资料等,都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拓荒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农场历届领导及劳模、和38位杰出知青图像都挂在墙。他们的业绩格外醒目。知青著书码成一叠叠,堆放在书柜展台,供参观者阅读。
△展馆反映知青生活用具图
△农场创业史
△知青开垦荒地
绿荫葱葱橡胶林
车子缓缓行驶,在阳光直射下路旁高大的棕榈,椰子树挂果在我眼前晃过,似大伞搭起了遮阴棚。香蕉芒果串串果实挂满枝头,一片亚热带风光。场部公路纵横,商铺连成一片,职工楼房造型新颖,街边有傣族摊点买菜蔬水果,有医院,邮局,超市,银行,商贸繁荣。
△农场18万亩橡胶林一片生机
距场部10公里处,有一望无边18万亩的橡胶林,55年前曾是知青开荒挖坑种植。知青们凭锄头砍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风餐露宿垦荒种胶,用青春和汗水、鲜血和生命,将昔日蛮荒之地变成胶园。时光不在,岁月老去。知青栽种的橡胶林已老死更换,茂盛的橡胶林经农垦职工二代传承,橡胶林仍生机盎然。现粗壮的有60年、40年、30年、10年生长期已割胶,有7年的青涩小树正在茁壮成长。
△记者和重庆版纳知青网副站长田国莉到东风农场橡胶林采访
△东风农场职工在收割胶。
△农场职工在割胶
龙泉知青墓地
距东风农场场部五公里的墓地,占地100亩。一代知青怀着理想信念奋战农场,挥汗如雨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东风农场把已故知青事迹名单写进场史,并划地为知青建了龙泉公墓。
走进墓地,远远看见公墓大门两侧刻着对联:“园开幽景龙护骨,林树丰碑泉有思。” “佳城郁郁灵归安,百花欣欣地祥瑞”。
△碑文和大片墓地
龙泉公墓背靠群山,一大片几乎望不到边的开阔地,安葬着自建农场以来,共六十多年先后去世的所有死者。墓碑纵横成行,密密麻麻,有两三千座。公墓中有134名知青,有开荒山用炸药炸树,地雷不响去查看,被误炸死的重庆知青;有划船送物突涨水,被洪水冲走的北京知青;有被蚂蟥咬伤患伤寒的上海知青;生病等意外病故的昆明知青;知青墓碑上整齐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上,刻着北京知青、上海知青、重庆知青、昆明知青的姓名、及生卒年和下乡时间等……。
△北京上海、重庆昆明共有134名知青埋葬在这里。
有少数墓碑上嵌有死者照片,大多数没有照片。很多年过去了,白色墓碑已开始变得灰暗,布满黑渍,雨水长年冲刷侵蚀留下的痕迹犹如一行行泪痕。耀眼的阳光斜射过来,在墓碑背后投下长长的阴影。整个墓地空旷冷清,寂静无一人,连一丝风和一点鸟叫的声音都没有。
据说每年清明冬至是扫墓旺季,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知青、死者家属亲友,全国避寒的知青会都结伴、断断续续到这里扫墓祭奠。
知青的侯鸟之家
东风农场知青招待所,占地面积 6660 平方米。有棋牌室乒乓球桌,餐厅食堂会议室。有住房5幢 42 间。房间有衣柜电视、书桌櫈,洗漱厕所洗澡间。设施齐全提包可住,可供近百人住宿。
△招待所餐厅
知青们1969年,怀着建设边疆理想哭着而来,当理想破灭1979年又竭尽全力,集体抗争大返城哭着而去。曾有知青发誓者说:“返城后永远不朝版纳这个方向看,因为酸楚太多,泪水沾湿双眼”。多少年他们竞梦魂牵绕,曾经抛洒青春热血的橡胶林,曾经跪地呐喊呼叫在景洪掀起的返城风暴,成为他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于是,老知青和家属及农垦知友,又踏上了这条曾留下他们青春足迹汗水血泪的路。
△排队打饭
据介绍:这是一个公办民助的招待所。邓宗昌承包任所长。1983年,就有北京上海知青、结伴而来农场看望第二故乡。东风农场为了接待远方的知青,建盖了知青招待所。农场从1990年来,以400元一人一月包吃住,2000年后增加到每人600元一月 。2010年至今,每人收费1500元一月包吃住。(早点:馒头稀饭面条鸡蛋、中晚饭餐四菜一汤两晕两素),招待所每年春节、都要宰猪杀鸡聚餐改善伙食。让所有居住所里的知青吃团圆饭、开茶话会。
△全国各地知青到招待所
招待所处在农场中部系避风处,阳光明媚。院内有种植十年的香蕉,芒果等水果,房前有花园,周边三五公里就有曼康湾,曼景湾、曼将村、曼老族村,记者与来避寒的10多个重庆老知青结伴步行到各村逛。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片美景呈现;各村都有百货杂店餐饮小吃店。有卖民族服饰,有熬糖工艺,有佛塔,土砖木房呈八角冠帽形。每户庭院都栽花种草,一片繁华似锦。知青们走到那跳到那里,村子路边都成了舞台,朗朗的笑声,欢天喜地唱歌跳舞,拍照。各村都有售卖现摘的包谷,肉包烧,烤鱼,酸笋,干蔗,大家争先品尝购买。他们说:重庆太冷,喜欢这里,春暖花开,四季阳光灿烂,村村有特色,处处是美景。已经连续五年每年11月至3月都要在这居住。这里价廉优质为知青,是知青候鸟过冬的首选。
△招待所办公室
招待所多年来,把知青放在心里,想知青为知青,针对大多知青是下岗工人最低消费群。多少年来该所包吃住每人每天收费60元,住一月每人每天收费50元。(是全国知青康养基地最低收费)针对长短不同客户定价。知青生病,工作人员陪同去医院就医买药,每天查房,敲钟打饭,对生病康养者配护工。
△来避寒的重庆知青到农场周边曼康湾村逛。
招待所成立以来,精心精细为知青排忧解难,收到锦旗4面,感谢信20多封。共接待上海北京,四川重庆、浙江西安,云南知青万余人,被景洪市政府评为敬老文明单位,受到全国知青的欢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