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纵横 > 北大荒知青网 | 党史上的今天:1968年12月22日

北大荒知青网 | 党史上的今天:1968年12月22日

2024年12月22日 09:10:39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光明网 东北网 访问量:1361
党史上的今天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81年11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相关阅读:
“上山下乡”,20世纪的回忆
来源:东北网 2009-09-06

  曾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轰动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命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最初安置青年的权宜之计,迅速发展成“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1980年以后,哈尔滨市停止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从而长达20年的这场运动宣告结束。

  哈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城市人口和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中小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当时,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又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1955年8月,团中央组织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黑龙江萝北县垦荒。同年9月27日,哈市共青团市委向市委上报《关于组织哈尔滨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请示报告》,并得到批准。10月12日,梅树生等5名知识青年发起组织青年垦荒队的倡议。26日,选出104名青年为先遣队成员,其中党员12人、团员60余人、女青年12人。1956年2月,第二批青年垦荒队400人到达萝北,并筹建哈尔滨青年农庄。这是哈尔滨市第一次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1960年为止,这些青年共开垦土地1500余顷,生产粮食500多万斤,建设砖房150间,不但办起了拖拉机修配厂、粮食加工厂、畜牧场,还建立了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卫生院、邮电所等生活配套设施。在这批垦荒队员中,有10人加入了共产党,有100多人入了团,有6人被评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梅树生作为特邀代表,还出席了1985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代表大会。胡耀邦在接见代表时说:“50年代的垦荒事业,是我党历史上第二个垦荒时期。”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城镇职工、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减轻城市的压力。

  1960年11月,团市委积极支持省、市劳动模范王洪华、李兴、刘巨茂共百名共青团员的倡议,作出《关于建立共青团人民公社的决定》,首批参加共青团人民公社建设的有知识青年679人。11月17日,团市委举行欢送大会,热烈欢送他们到通河县农河人民公社,建立哈尔滨市共青团人民公社。1963年5月,公社搬迁到赵光农垦局柳毛河地区。

  1964年,党中央发布《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把上山下乡确定为知识青年就业的一项长远方针。

  1965年5月,市委召开下乡回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表彰132名先进知识青年。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

  从1963年到1965年,哈尔滨市总计动员7000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此前的几次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在全市只是形成一股洪流,还未形成规模宏大的运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真正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在那个非凡的岁月,国家遭受了3年自然灾害,为调整国民经济,国家决定减少2000万城市人口。除了动员职工回乡外,对中学毕业生和无法安排工作的社会青年,都动员他们到农村和边疆去“屯垦戍边”。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了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1969年3月12日,省委召开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大会。会上,哈市中等学校“红代会”代表,向全省中学毕业生发出上山下乡的倡议书。

  1969年3月16日,天津市1300名知识青年,来哈市郊区农村插队落户。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军区、驻军、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市革命委员会在火车站广场召开隆重的欢迎大会。5月28日,满载着天津市河北区来哈尔滨市郊区插队落户知青的列车驶进哈尔滨火车站。市革会领导、市“红代会”、“贫代会”,以及中等学校师生一万余人到车站迎接,并在车站广场举行了欢迎大会。

  1969年8月23日,市革委会召开全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线广播大会,各区设有分会场。会议进行中,青年学生纷纷给大会打来电话、送决心书,慷慨激昂表示到边疆去。会后,全市应届与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纷纷报名,决心扎根农村干革命。

  1969年9月8日,市革委会召开全市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电话会议,进一步深入贯彻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必须和工农兵结合”、“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全市再次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广大知青高呼着“战天斗地破私心,广阔天地炼红心”的豪言壮语,整装待发,决心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从1968年5月到1970年5月,哈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共有155147名知识青年(占毕业生总数的85.01%)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怀着雄心壮志,奔赴农村,奔赴边疆。这些知识青年,被安置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有94335名,其中有20人成为副团级以上干部。安置在国营农场29583名,插队18876名,安置军马场、矿山、林区12353名。

  1968年到1970年,全市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共有2800多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500多名加入共青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知识青年。兵团11连副排长、救火英雄冯百兴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冯百兴到兵团自觉改造世界观,处处给大家作出榜样。在一次扑灭山火的过程中,他衣服被烧破了,头发眉毛被烧焦了,他全然不顾,一直冲在最前面,最后壮烈牺牲在火场。兵团追任他为共产党员,授予他革命烈士,号召兵团战士向冯百兴同志学习。

  1969年至1970年,哈尔滨战报、哈尔滨日报、黑龙江日报发表哈尔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典型有(按发表时间排列):

  阳光雨露育新苗

  ———记兵团某部五连革命硬骨头战士曲雅娟

  她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记兵团某部畜牧女牧羊班(哈尔滨知青梁虹、仲跻芝、刘烈等)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边疆战士

  ———记兵团某部四连战士、哈尔滨下乡知识青年刘文彦

  心红似火坚如钢

  ———记哈尔滨知识青年韩庆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先进事迹

  永远做贫下中农的小学生

  ———到五常县牛家公社头屯大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宫瑞斌

  “胸怀朝阳无所惧”

  ———兵团某部九连养貂员关杰宁愿为革命断手,临危不惧的动人事迹

  彻底改造世界观拼到全球红满天

  ———记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兵团战士冯百兴

  雷锋式兵团战士

  ———省劳动模范标兵冯继芳

  40年前,知青奔向农村、奔向边疆的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至今仍在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去搜索如烟的往事。

  岁月,是会消磁人们的记忆。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些难忘的岁月,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作者为哈尔滨市建委办公室史志办主任)


  作者:汪义伟   编辑: 侯巍 来源: 哈尔滨新闻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