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青群英 > 北大荒知青网 | 知青史料: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先进标兵集锦

北大荒知青网 | 知青史料: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先进标兵集锦

2025年04月19日 09:59:12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访问量:324 作者:孙成民

 1975116日至15日,四川省委、省革委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这次知青代表大会,是自20世纪60年代初有计划开展知青上山下乡以来四川以党政名义召开的第一次知青代表大会。

 四川省委、省革委发出的《关于授予梅跃农等13名同志和龙日军马场女子放牧班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标兵称号的决定》指出,10多年来,我省先后有120万城镇知青上山下乡,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们在各级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培养教育下,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成为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为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下乡和回乡知青扎根农村,为普及大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发挥更大的作用,省委、省革委决定:授予渡口市前进公社梅跃农、昭觉县南坪公社孙传琪、越西县中所公社巫方安、黔江县黑溪公社刘裕恕、开江县红岩公社孙成民、什邡县马井公社黄先汉、巫溪县民主公社陈月霞、巴县西永公社马永贵、合江县锁口公社蓝真有、忠县东溪公社张娟、潼南县永安公社陈沛、仪陇县响水公社沈孝全、美姑县大桥公社曲比吉甫惹等13位同志和龙日军马场女子放牧班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标兵的称号。  

 省委、省革委号召全省下乡和回乡知青,在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中,在学习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12名知青《给毛主席党中央一封信》的同时,认真学习知青先进标兵刻苦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认真改造世界观,同传统观念决裂,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彻底革命精神,学习他们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干苦干,敢于冲锋陷阵的顽强战斗意志,学习他们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优良品质,把知青上山下乡与农业学大寨结合起来,推动四川知青上山下乡不断向前发展。各级党委和革委会要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获得标兵称号的同志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作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知青先进标兵事迹简介

 19751115日,四川省委、省革委发出《关于授予梅跃农等十三名同志和龙日军马场女子放牧班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标兵称号的决定》。《四川青年》杂志1975年第11期刊载《光荣榜》内容如下:

 梅跃农:

 19693月由成都高中毕业到渡口市前进公社坝塘大队插队落户,现任大队党支部书记。6年来,他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同贫下中农一起,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多少年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落后山区,出现了新面貌。群众几次推荐他进工厂、上大学,但他铁心务农,不回城市。他当干部后,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头大干苦干,不愧下乡知青的好榜样。

 孙传琪:

 由成都到凉山州昭觉县南坪公社落户12年,她深深地爱上了凉山的一草一木。1972年,彝族翻身奴隶推荐她到四川医学院读书。1975年大学毕业后,她抱着“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崇高思想,毅然回到3年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她重返凉山,立即投入农业学大寨运动,积极开展合作医疗,为翻身奴隶防病治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贡献青春。她还担任团省委副书记职务。

 巫方安:

 四届人大代表、越西县革委副主任、中所公社和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她,是1963年从成都到凉山彝族村寨落户的知识青年。12年来,她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认真改造世界观,全心全意为翻身奴隶服务,彝族人民称她是我们彝家的贴心人。结婚后,她同爱人商量,从条件较好的生产队迁到条件差、困难大的一个彝族村寨去落户,和翻身奴隶一起,战天斗地,改变耕作制度,推广良种,办小水电站,改变山村面貌。她还是一个深受彝族人民喜爱的赤脚医生。

 刘裕怒:

 在黔江县黑溪公社落户6年来,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生产队长后,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战天斗地,认真学大寨,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他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大干了还要大干,成为群众爱戴的好带头人。19759月他出席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孙成民:

 在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落户5年多来,他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写了60多万字的学习心得和日记。他与贫下中农一起,大搞科学种田,在为全大队实现粮食连续6年跨“纲要”,其中两年超千斤的战斗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73年他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和公社党委副书记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决心当一个改变农村面貌的闯将。

 黄先汉:

 1964年到什邡县马井公社落户,表现一直很好。19723月,他驾驶手扶拖拉机给队里送煤,途中出现意外情况,他奋不顾身地保护小孩和战友的生命,被拖拉机压断左腿。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回城工作,他说:“一支腿也要扎根农村干革命,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断肢造成的困难,出色地搞好了大队民校、团支部和知青领导小组的工作,被群众称为身残志坚的好青年。

 陈月霞:

 在巫溪县民主公社落户3年多来,认真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提高了坚持乡村干革命的自觉性。亲友来信要她不要错过回城的“机会”,她回答说:“对我来说,‘机会’只有一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会。”她还动员自己的妹妹下乡,同她一起战斗在巫溪农村。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她和贫下中农一起大干苦干,为改变山区面貌作出了贡献。现在她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团县委委员。

 马永贵:

 1969年到巴县西永公社落户以来,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坚持乡村干革命,多次招工、招生他都不走。遵循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示,党支部决定开垦香云山。他自告奋勇带领一批青年到香云山上开荒办果园。4年多来,他们开梯土两百多亩,植果树七千多株,培育嫁接树苗两万多株,生产粮食四万多斤,在农业学大寨中作出了贡献。他现在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重庆市团委副书记等职。

 蓝真有:

 1970年落户到合江县锁口公社。19743月,他怀着“哪里艰苦哪安家”的豪情壮志,申请从条件较好的平坝到艰苦的山区七丁大队6队落户。他同贫下中农一起,治山改土,大干苦干,初步改变了这个队的后进面貌。当父亲要他回城顶替,女朋友叫他下山结婚时,他坚决表示,决不回城,要在山区战斗一辈子,并说服他的女朋友,抛弃了下山结婚的念头,毅然上山,同他一起并肩战斗,建设山区。

 张  娟:

 1969年由重庆到忠县东溪公社羊鸣大队落户。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培养下,她不断提高坚持乡村干革命的自觉性,坚决与轻视农村、看不起农民的旧观念决裂。她不怕讽刺讥笑,同一个农村青年结了婚。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她同贫下中农一起出大力,流大汗,还走村串户,积极宣传、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她现在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生产队妇女队长和赤脚医生。

 陈  沛:

 1971年落户到潼南县永安公社11大队4队。他担任生产队长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带领群众治山改土,大干苦干,改变了生产队“粮食产量低,社员收入低,口粮标准低”的落后面貌。贫下中农两次推荐他上大学,他都不去,表示要扎根农村,为农业学大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他现在兼任了大队革委会的副主任。

 沈孝全:

 仪陇县响水公社红花大队赤脚医生、共青团员的他,是1969年下乡的知青。6年来,他在党和贫下中农的关怀教育下,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他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骨科医疗技术。他自己采集中草药,制成三十多种疗效显著的中成药。他身背药箱,送医上门,为贫下中农治病,治愈了许多骨折、脱臼的伤病员,被群众誉为“我们的骨科医生”。

 曲比吉甫惹:

 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落户在美姑县大桥公社的彝族知青。他虽然一支手已伤残,但坚决不在城里图舒服,一定要到农村去经风雨。劳动中,他顽强地磨练自己,克服种种困难,抢干脏活重活。他协助队里办起了3所政治夜校,组织翻身奴隶认真学理论、学文化,为农业学大寨作出了贡献。他现在还担任着公社蔬菜队的副大队长。

 龙日军马场女子放牧班:

 阿坝龙日军马场三八女子放牧班,除班长旦珍卓玛外,都是从城市去的女知青。她们遵循毛主席“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伟大教导,坚持战斗在空气稀薄、气候严寒、海拔3600公尺的龙日草原上,为革命养军马。两年多来,她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战斗,虚心向老牧工学习,克服了重重困难,苦学苦钻,很快掌握了放牧、接驹、护幼等养马技术,她们还开展了夜牧等活动,使全班两百多匹马膘肥体壮,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著《四川知青史》(三卷本)获四川省人民政府2017年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