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时评 > 北大荒知青网 | 论“知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北大荒知青网 | 论“知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2023年04月01日 16:03:28 来源:苏州知青 访问量:3422 作者:王家伦 谢勤国



【内容摘要】“知青文化”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一特殊群体所辐射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一切活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知青生活是“知青文化”的一部分,知青文化还应包括对往事的回忆,知青们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文化工作。


【关键词】知青文化,知青生活,知青工作


我们将“知青文化”作为“任意词”,在1995年至2013年的“人大资料中心信息发布系统”上搜寻,仅找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七篇有关文章,并且也都只是提到“知青文化”四个字而已,未作概念的阐释与界定。可见,目前对“知青文化”的研究远远不够,完全有必要继续深入下去。


一、从“知青”到“知青文化”


总有人把“知青”和“文革”“老三届”混为一谈,这是不明历史的片面理解。我们要强调的是,“知青”并不是“文革”和“老三届”的“专利”,从“知青”到“知青现象”,再到“知青文化”,有一个颇值得研究的过程。


(一)从“知青”到“知青现象”


知青,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人,即青年知识分子。然而,这个“知识”,没有关于“程度”的确切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小学程度一直到大学程度;这个“青年”,范围也比较宽泛,《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上至十五六岁,下到三十岁左右,都可以算作“青年”。所以,所谓的知青,其文化程度大致在初中毕业到大学毕业之间。古代,那些尚未白头的、孜孜以求的学子,尤其是隋代开科取士以来,苦读经书希望金榜题名者,甚至已经金榜题名者都可称为知青。就如孔乙己、范进等皓首白头的读书人,都有过一段知青生涯。


我们所说的“知青”,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指的是初、高中毕业生从城市到农村或边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体。据我们所知,最早被官方媒体宣传的是1956年山东的徐建春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事迹。“知青”概念与上山下乡、屯垦戍边结下了不解之缘,应是源于毛泽东的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后来受媒体大力宣传的有1959年河北的邢燕子、1962年江苏的董加耕、“文革”初期天津的侯隽等。我们苏州最早宣传的是1963年去昆山淀东插队的袁国良。


实际上,1961年10月,苏州市就有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去郊区上方山果园农场工作,属苏州最早批次的上山下乡的“知青”。接着,1963年应届高中生去连云港东辛农场和南京东坝农场、1964年应届高中生去郊县与新疆和田,1965年至1966年初,一批应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赴新疆和田、墨玉。——是为苏州上山下乡活动的第一高潮,其他地方也差不多。从这一阶段开始,“知青”成了“知青群体”,但这些“知青”基本与“老三届”“文革”无关。


1966年夏开始“文革”,从1968年前后起,以“老三届”为主的大批初高中毕业生,几乎全部走向上山下乡的道路。就苏州市而言,从“66届”到“69”届的所有初、高中毕业生,除少数因病留城者外,有的到生产建设兵团,有的直接到生产队插队落户。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就是“知青”成为“运动”的重要标志。之后几年,又有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国各地“从1967年到1976年,共有14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于是,“知青群体”成了“知青现象”,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知青问题”,几乎涉及到家家户户。


关于“知青现象”,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批学者进行了研究,并有专著问世,如火木的《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杜鸿林的《风潮荡落——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刘文杰的《激扬与蹉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卫民和何岚的《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等等,甚至还有5卷本126万字的《中国知青事典》。可见“知青现象”已经在历史的潮流中成为了一种涵盖面很广的现象,一种在特殊时期有着特殊效应的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众多人的生活状况。


(二)从“知青现象”到“知青文化”


当我们分析“知青现象”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一下它产生的社会原因。建国初期的鼓励生育政策,带来了巨大的人口问题;1957年至“文革”,左倾思潮严重延滞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产生的后果是城市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就业岗位;而广大农村边疆,相对处于文化落后状态。决策者理想地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解决城市人口过剩和农村落后两大问题。当然,“知青现象”的产生还有深层次的其他原因,非这篇小小的文章能够说清。虽然说“广阔天地”锻炼了“知青”的意志、品质、体力,但是就插队落户而言,作为外来户的“知青”常常被当地农民视为“分一杯羹”者,甚至被视为“异类”。于是,“知青”中灯下苦读者有之,弃农学艺者有之,偷鸡摸狗者有之,委身下嫁者有之;精神分裂者有之,投缳自尽者有之。——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一定数量的“知青”与农民相处颇好,甚至有少数“知青”在农村获得了成功。


“现象”的背后往往是“文化”。关于“文化”,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其概念。据说,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种。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辞海》对文化的释义:“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980版《辞海缩印本》,1533页)作为一个特殊的对千家万户造成巨大影响的群体,“知青”后面当然可以缀以“文化”两字。所以,我们认为“知青文化”就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其中著名人物的活动,以及由这一特殊群体所辐射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二、“知青文学”和“知青艺术”:“知青文化”的主体


我们这里所说的“知青文学”和“知青艺术”,是从题材的角度定位的,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以“知青”生活为题材;当然,其中“知青”作者表现“知青”的占了多数。这是“知青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通过小说等文学作品表现“知青”生活


“知青文学”的主体是以“知青”为题材的小说。


实际上,1972年到1976年的“文革”期间,不乏有一定影响的“知青”作品,如郭先红的《征途》(1973),张抗抗的《分界线》(1975),王士美的《铁旋风》等。只不过,随着“文革”被否定,上述的“文革”期间的知青创作,便被文学史叙述“自觉”地排除在“知青文学”之外了。


通常意义上的“知青文学”,主要指文革后崛起的一大批“知青”作家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反响较大的主要有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抗抗的《白罂粟》《火的精灵》、叶辛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蹉跎岁月》《风凛冽》、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孔捷生的《大林莽》《南方的岸》、史铁生的《遥远的清平湾》、韩少功的《月兰》、老鬼的《血色黄昏》等等。这些作品逐步走出“伤痕文学”的阴影,从批判到反思,甚至忏悔。


然而,“自1998年以后,以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和生活为题材的群体性‘知青文学—文化现象’已经盛况不再”。


二)通过影视等艺术作品表现反映“知青”生活


影视艺术是表现“知青”生活的另一主要阵地。有人将“知青”电影分为“红色”与“绿色”两种,我们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也可以此作为划分“知青”电视剧的标准。


前者以批判为主。1982年,根据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续剧《蹉跎岁月》播出后,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这是第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电视剧。叶辛本人在贵州当过十年的“知青”,据说,当叶辛应邀改编剧本时,还不知电视剧为何物。笔者是一个老“知青”,还记得30年前数十、上百人围着一台电视机看《蹉跎岁月》的盛况,对于剧中关牧村演唱的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的旋律更是经久不忘,也许,“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这样的歌词表达了很多知青人共同的心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孽债》《年轮》《遭遇昨天》等几部“知青”题材连续剧纷纷登上银屏,他们走“通俗”的路子,让观众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品味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大批当年的“知青”中引起了震撼与共鸣。


而后者走的是“唯美”的路子,如电影《小芳》《美人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青春祭》等,实际上这样的电影已经渐渐淡化了“知青”的本位,以“知青”的名义去演绎那些老而又老的爱情故事。


表现“知青”生活的艺术阵地还有歌曲。南京“知青”任毅词曲的《知青之歌》,曾令包括笔者在内的多少“知青”唏嘘不已——据说,当时的“苏修咽喉”莫斯科广播电台也播放过这首歌。任毅因这首歌被打成“反革命”,遭十年关押。还有绘画等,我们所知的一些出在“文革”期间的以“知青”为题材的画作,内容都比较“革命”。


三、“知青文化”: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


上文说过,“知青文化”应是“知青”这一特殊群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其中著名人物的活动,以及由这一特殊群体所辐射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上述有关“知青”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对当年的“知青”生活作了艺术的再现,让大批的“知青”回顾往昔的蹉跎岁月,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父辈的筚路蓝缕。——功莫大焉。然而,这些不是“知青文化”的全部。“知青文化”是一个外延极为宽泛的概念,还包括许多方面。


(一)对“知青”生活的平实回顾:通过展览再现“知青”生活


生活中不能没有艺术,但生活也不能全部艺术化。对“知青”生活作平实的回顾,也是“知青文化”的主要部分。目前,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知青”展览馆、博物馆,是对“知青文化”的有机诠释。


笔者曾参观过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的“知青博物馆”。展馆通过文字、歌谱、图画、雕塑、文物等,集中地展示和反映了当年全黑龙江省185万“知青”艰苦创业的历史,其中很多资料均来自于“知青”们撰写的回忆录。馆藏展品让“知青”们再次回味了那段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知青”的后代知道了原来父辈是这样度过他们的青春岁月的。笔者虽是“插兄”不是“场兄”,但在这里,确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代人的青春足迹。


它是知青文化的历史再现,是知青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知青人心中难忘的珍藏。所以说,这些非文艺性的回忆也是“知青文化”的主要部分。


(二)知青的各种活动


1978年到1980年,大部分“知青”返城。此时,他们大致已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生命中最有可能学到本领,创出成绩的黄金时段已悄然走远。回城后的“知青”被分到了各个不同的岗位,他们任劳任怨,为了社会,更为了养家活口而默默地工作着。


回城“知青”中不乏有志之士,希望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为后人作出成绩。恢复高考时,进入高校深造的是这批“知青”中的先行者。也有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知青”中的佼佼者。上海《东方早报》有文报道多名“知青”成为十八大代表的事实。“北京知青网”有杲文川撰文,称中共十八大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局 7名常委中,有4位曾经是知青,占57.1%。


不可否认,研究这些“知青”中的著名人物的活动,也是研究“知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城前后,为数不少的“知青”从事着各个层面的文化活动,此处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上文说过,有大量的“知青”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表现“知青”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有大批的“知青”在从事着与“知青”生活关系不甚密切的文化活动。如,有的耕耘在小学、中学、高校的讲坛;有的在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中取得优异成果,领先于国内外;有的著作等身,名驰海内外……另外,“知青”们的特殊兴趣爱好等等,都应是“知青文化”的组成部分。


综上,我们可以将“知青文化”的外延整理一下:首先是“知青”作家表现“知青”的作品,其次是别人表现“知青”的作品,还有与“知青”相关的其他人、事、物。今天,当年的“知青”大多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知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继续在发挥着余热,要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认真总结整理,为子孙后代留下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所以,对中国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史资料征集整理,加以展示,可以给日后的研究者提供重大的帮助,以免这一段悲壮的历史遭致湮没。


    作者:王家伦 谢勤国


  原文 苏州知青 2022-06-23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