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纵横 > 北大荒知青网 | 这是他生前唯一照片,家人曾拼死留存……

北大荒知青网 | 这是他生前唯一照片,家人曾拼死留存……

2024年07月30日 07:50:39 来源:央视新闻 访问量:856


靖宇小学、靖宇路、靖宇广场……

在今天的吉林省通化市

总能看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影子


靖宇社区的居民身份证上
也有“靖宇”两个字
这里的人们从未忘记过杨靖宇将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在2024年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

央视你的名字 看见山河》

专访杨靖宇之孙马继志

↓↓↓

杨靖宇生前唯一的照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马继志说,小时候的印象中,河南老家的平房一进门,正屋里挂着的就是爷爷年轻时的一张照片。

这是杨靖宇在河南开封求学时拍下的,离家干革命前留给了家人,这是他生前唯一一张照片,也是他给家人的唯一信物。

1926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他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杨靖宇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马继志说,杨靖宇领导的秘密革命运动让河南当地反动势力感受到威胁,多次对杨靖宇的妻子郭莲严刑拷打,追问杨靖宇的下落。
“我们先后被五次抄家,反动派还不死心,把我们的房子一把火给烧了。”

无奈之下,郭莲只能带着孩子四处躲藏。为了保存这张照片,在逃难的途中,她就把照片缝在女儿穿的棉衣夹层里。一旦回到家中,她又小心翼翼地用布一层一层的包好藏在墙洞里。

1944年10月,郭莲再次遭到反动派的毒打,伤势过重又无钱医治,很快就去世,年仅37岁。
临终前,郭莲把儿女叫到床前,拿出丈夫唯一留下的照片叮嘱他们说:“好好藏着你爹的照片,等红军打回来了,拿着这张照片找你爹去。记住,你爹叫马尚德……”

郭莲始终期盼着有一天,杨靖宇能回到家中与亲人重逢。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她在河南苦苦等待着的丈夫,早已牺牲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战场。

100多天作战47次

最多时一天战斗7次

从1933年1月担任南满游击队政委开始,在此后的7年里,杨靖宇带领部队打击日寇,战功赫赫,成为著名的抗日将领。

他所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像钉子一样,扎在伪满洲国日本的心口上,也是日本“讨伐队”重点“讨伐”的对象。

吉林省档案馆披露过,1939年10月下旬到1940年2月23日牺牲前的这100多天里,杨靖宇就曾经作战47次。

马继志说,特别在1940年2月初,杨靖宇最多一天就战斗了7次,可想这战斗之激烈、艰苦。

1940年2月22日,是杨靖宇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

此时,杨靖宇的左臂负了枪伤,已经五天五夜没有吃任何的粮食,就连去外边扒树皮的力气都没有了。

马继志曾经很多次猜想,爷爷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一晚,我想爷爷当时也会想很多很多的事情,他肯定会想他的家人,想家人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

第二天,伪满日军五批200多人围攻杨靖宇一个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30多分钟,数发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胸膛,他轰然倒下,壮烈殉国,年仅35岁。

等待25年再次见到父亲

竟已是冰冷的头颅

杨靖宇牺牲后,头颅被伪满日军残忍地割下来泡在防腐溶液里,送到当时的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多方寻找杨靖宇遗首。

194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设法将其偷运出来,秘密转至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马继志说:“1953年,父亲马从云在家乡政府的陪伴下前往哈尔滨,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苦苦等待了25年之后,再次见到的父亲,竟已是一个在玻璃瓶子里浸泡了十多年的冰冷头颅。”
马从云悲痛万分,跪在地上对着玻璃瓶子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此时,我的父亲马从云才真正找到了他们的父亲,就是那位人民英雄杨靖宇。”马继志说。
1958年2月23日,在杨靖宇牺牲18周年之际,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举行了近万人参加的公祭安葬大会。
在庄严的《国际歌》歌声中,杨靖宇终于在这片他用生命和气节捍卫的黑土上安眠。

曾经你所捍卫的土地

已经变得越来越好

马继志说,在如今的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距离靖宇社区仅有一街之隔,靖宇社区的居民常常会带着孩子去靖宇陵园,到靖宇山上走一走,看一看,给孩子讲述杨靖宇的故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马继志有很多话想对爷爷说:
“爷爷,虽然你离开我们84年了,你当年所战斗的、你所捍卫的土地上,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期盼,我们的民族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永远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

致敬每一位英烈

家国永念!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总监制|闫帅南    监制|李浙

制片人|柴婧       编导|裴勇博

摄像|杨光 王凯翔

剪辑|张思洋  包装|许梓晴

调色|杨振江

统筹|总台吉林总站 王亚平

鸣谢|中共通化市委宣传部 通化市融媒体中心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

©央视新闻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