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时评 > 北大荒知青网 | 陈祥其:知青文学之我见

北大荒知青网 | 陈祥其:知青文学之我见

2025年05月09日 00:30:21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访问量:706 作者:陈祥其

  有人说,知青文学是“知青写,写知青”的文学。窃以为,准确的狭义的说,知青文学就是“写知青的文学”,作者以知青为主,但也包括未曾当过知青但关注知青、书写知青故事的人。

  文学即人学。知青文学是有过上山下乡经历这代人的人学。

  知青文学铭记“我们这一辈”的经历、感受,铭记知青一代人的足迹(个人足迹,群体足迹)、青春遭遇,人生感悟,心路历程;反映山乡岁月和后知青时代的回顾与反思。

  知青一代与共和国同行。知青文学记载上山下乡运动、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记载共和国这一时段不寻常的历史。

  知青文学还有一个特殊的贡献,就是记载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尤其深刻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史无前例”那十年中国“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疆地区)穷(贫困地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状况。

  知青文学为华夏农耕文明留下亲历者的文字记载。老农精通农活儿,可没文化写不出来;专业作家能写,可许多人没有常年累月深度的农耕经历;知青经过多年山乡历练,虽因遭遇浩劫中断了学业,但毕竟喝过几年墨水,能用秃笔把农事情状记录下来描述个大概。(本人插队内蒙,拙作《刻骨铭心科尔沁》及《集外集》,曾写过“插队轶事”“农活十八般”“岁月悠悠不了情”等有关章节)如今农村城镇化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速,我们下乡时乡亲们农二代农三代都进城打工发展,农家子弟的身份彻底异化了。可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知青比他们更懂“三农”。

  岁月无语,唯书能言。千年的文字会说话。

  知青文学的佼佼者是为数不多的著名知青作家。而海量的没有书号自印的知青书籍作者只能称为知青“写手”,他们的作品大多数是知青生活回忆录,个人的,集体的。兵团的团队,连队,农场的分场,插队的地市州盟旗县,公社,大队,小到集体户,都在编写自己的知青回忆录文集。以真正意义上的可以称之为“知青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文字朴拙的知青回忆录或许文采逊色,没什么写作技巧,但它贵在实话实说,细节真实,真情流露。在目前环境下的知青文学,重要意义在我们这一代于有生之年抓紧记录亲历的真实历史,存留真实的历史,述而不评,留给后人研讨吧!民间文字存史,相信迟早会有大用。翁媪奋力笔耕,乐此不疲!

  最后说一点隐忧:夕阳西下,知青老矣,不争事实。知青人是目前社会老龄化加速的主体。近几年不断闻听知友离去噩耗,眼见多位逝者搜集珍藏的知青图书被后辈当废纸无情清理。一些接收知青图书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大学研究机构,由于原先有知青经历的掌门人退休,继任者对知青类图书不感兴趣,知青图书也面临清腾书架库房、无处归宿的尴尬境地。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庆幸天淼知青书院大批量接收知青图书,希望这块风水宝地成为老知青永久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林嗣丰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