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种柑橘
导语:
从欢乐的人群中认出当年的知青、同事、老职工、老领导时,有人欢声笑语、有人潸然泪下,也有人紧紧相拥、拍照留念……11月8日~10日,来自海内外的原广东省惠州市杨村华侨柑橘场600名知青,阔别30多年后在博罗县杨侨镇坪塘办事处故地重聚。他们走进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生产队旧址,跟老职工们重温过去的岁月。
600名知青聚首重温往昔。
数十年后再相见,大家兴奋地拥抱拍照
“那些年,我们一起种柑橘”、“情系坪塘 欢聚今朝”、“当年驰骋广阔天地 如今追逐时代变迁”……1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博罗县杨侨镇坪塘办事处,远远就可以看到鲜红的横幅、激情的标语,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坪塘知青团聚活动暨知青文化广场落成典礼。
知青们合影留念。
知青(右)遇到当年的老职工,泪湿眼眶。
钟鸣(右)看着自己当年的照片,感慨时光飞逝。
“老钟,几十年没见,没怎么变啊!”“是啊是啊,在国外都想着跟你们团聚啊。”“要是我们生产队队长还在,看到今天这场景该多高兴哦!”记者了解到,活动第一天,相隔数十年未见,知青们从老去的脸庞一眼就喊出了对方的名字,男知青们拍拍彼此的肩膀,女知青们直接来个“熊抱”,大家笑呵呵地拍照留念。接着,三五知青们拉着手或者搂着肩,聊起了从分场分别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的微笑荡漾在脸上,有的想起往事潸然泪下。
知青们在坪塘办事处故地重聚,还在知青公园种下友谊之树,并走进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生产队旧址,跟当地老职工们重温记忆中的岁月,参加文艺演出、联欢活动并合影留念。
筹备一年多的活动终于举办,有的知青从美国、澳大利亚赶回来
“知青生活已经过去30多年了,每当我们路过惠州的时候,我们都要来杨村华侨柑橘场再看看。”知青邹移山说。邹移山是这次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他一直有个愿望:要是大家能回到从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聚一聚,该多好啊!于是,他通过手上还保持联系的个别知青的电话,一一通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还通过QQ群与原坪塘分场12个生产队的知青逐步取得联系,慢慢地找回了当年800多位知青中的600人。
通过一年多的筹备,从海内外分别赶回的600名知青齐聚在此,大部分来自广州、揭阳、惠州等地,还有多名知青特意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赶回来。“1974~1978年我在坪塘分场新风队,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然后成为一名医生,1990年去了澳大利亚,现在做医学研究。”已定居澳大利亚的知青林波说,30多年后能与当年的同事们相聚,太美妙了,无论怎样也要回来的。还有另一位知青钟鸣,是从加拿大坐了15个小时飞机、再从香港转乘大巴车回来参加团聚活动的。
知青们筹资打造坪塘知青文化中心
知青们不仅数十年后相聚,还策划做有纪念意义的事情——杨村华侨柑橘场坪塘分场知青筹集数百万元打造的坪塘知青文化中心,将由知青文化广场、知青公园和知青会馆3部分组成。富有知青特色文化的坪塘知青文化中心有望成为博罗未来新的特色旅游景点。筹委会负责人马浩介绍,希望以后人们路过这里,记得知青们曾经为这块热土奉献过青春、热血和汗水。
据了解,截至目前,作为坪塘知青文化中心一期工程的坪塘知青文化广场和知青公园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本次聚会结束后,将进入知青会馆二期工程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无偿捐送给当地办事处。”马浩说,坪塘知青公园里将种植2000棵樱花树;知青会馆里也将建设一个知青纪念馆,展出杨村华侨柑橘场的知青使用过的物品、老照片等。会馆内还将配备餐厅、旅馆等,不但对回归故地的知青开放,也向游客开放。
【回忆当年】
当年劳作:一天每人挖9个树洞,手都磨破皮
现场还展出当年知青们生产劳作的照片。
当天上午,知青们在公园挖坑栽树,大家想起了当年。“当然不如以前辛苦,那时候,挖的柑洞需要直径1米、深1米,遇到山上的石头地,一天下来手都磨破了皮。”忆起当年艰苦,谈及如今生活美好,知青们感慨万千。
“那时没日没夜干,没有加班费的。”知青温争鸣说,最辛苦的劳动是挖树洞,1天1人打9个洞,其次是挑粪施肥,此外在柑园中喷药、除草也是繁重活。
说到挖洞,不少知青还记得当年的规格:深1米、直径1米。柑树需要施重肥,碰到硬土地还有石块,女知青们被铁镐震到手掌发痛。除草的经历让不少人手臂、脸上刺得流血。因为柑树上有刺,除草时半蹲不行,只能弯腰,经常被刺刮到。挑着肥水在柑园里穿行更难,尤其个子矮的难上加难,木桶拖在地上,寸步难行,一不小心就把肥水泼洒了,溅到身上脸上又脏又臭。
不过,到了收获季节,即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大片大片的柑林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看得让人兴奋。但收柑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在树上爬上爬下,分拣、包装、装车,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当年生活:经常组织快板、舞蹈等活动,村民看得目不转睛
除了知青相聚,当年在坪塘分场工作过的老职工们也纷纷赶回来了,有的还在这一带居住,有的已经随子女去了城里生活。
陪父母从东莞赶来参加活动的郭洁莹在现场很高兴,她遇到了自己的幼儿园老师费老师—— 当年从广州来的知青。“怎么也想不到,30多年后还能在家乡见到人生的启蒙老师。”郭洁莹说,她父母是农场老职工,1972年她出生在农场,1987年出外读书就离开了农场,在农场的日子怎么也无法忘记。
在她小时候的记忆中,知青们是很乐观的。繁忙辛苦的农场劳作之余,她看到知青们经常组织快板、舞蹈、篮球赛等活动,让村民、本地职工看得目不转睛。“那时候,知青一来农场,我们就仰着头看,觉得这是城里来的人,多气派,他们随时可能掏出一个你从未见过的玩意。”郭洁莹说,渐渐熟悉后,知青们回家探亲回来还带来图书、玩具给农场职工的孩子们看、玩,大家变得更亲近了。
82岁的梁玉艳老人拉着知青奚华光的手说:“当年你对我很照顾,我很感谢你啊!”梁玉艳是广西人,当年她一家人被安置到杨村华侨柑橘场坪塘分场。“我当年对你们有啥子呢,我都忘记了。”奚华光说,自己当时是梁玉艳所在生产队队长。“其实,当年我们下来,本地职工对我们知青也是不错的。家里要是有杀鸡宰鹅的,就会叫我们到家里聚餐。”奚华光说。
张忠国(右)、周少芬(左)在下乡时结识并结婚。
当年爱情:谈恋爱像搞地下工作
“嘿,当年我们十七八岁还不懂什么叫拍拖,他们俩倒是早熟呢!不仅收获了柑橘,还收获了爱情。”原来的下排队生产队队长向记者推荐采访最幸福的一对知青的恋爱故事。当年来自广州的知青张忠国、周少芬就是通过下乡,相识相知相恋走到了一起。
“我们应该对这里有更多的情怀,因为在这块热土上,我们走到了一起,这是终生难忘的。”张忠国和周少芬分别是1975年、1974年来到坪塘分场下排队在同一个班劳动。“我看她纯朴,就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当年组织对知青恋爱管得严,所以谈恋爱都像搞地下工作似的。”张忠国笑着说。1980年两人回城并结婚成家,之后的这些年,他们经常回农场走走看看。
“我们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下乡的,当时更不准谈对象啦。”知青奚华光、曾容根夫妇也是在农场相识结婚的,一个来自广州,一个来自惠州。不过,讲起他们的恋爱趣事,奚华光说,农场艰苦,对扎根农场没有信心,一般说法是在农场安家了就不能回城,谈恋爱的很少。“谈对象啊,能躲就躲,不能躲则拖,不能拖的则‘曲线救国’,先让一个回城,然后成亲,再把另一个弄回去。”他和爱人就是属于第二类。1975年,奚华光要调往别的队工作。他们俩有过一次正式认真交谈,交谈结果是双方均表示今后不会与其他人谈恋爱,各自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场花絮
“当年我们多靓,现在老啦老啦”
“哇,那是我啊!”在广场外围的老照片展示中,来自广州的知青钟鸣惊叫道。看着照片上青春的脸庞,钟鸣笑着说:“那是我17岁的时候,如今都57岁了,40年恍如云烟啊!”他在坪塘分场新风队当了4年知青。“看,照片里我旁边的就是张干事,当年就是他把我送到广州去读书的。”钟鸣搂着张干事(张汉彬)在老照片前回味,“看当年我们多靓,现在都老啦老啦。”
热闹的聚餐场面。
老职工子女找当年为自己接生的知青
“我妈妈说我就是你接生出来的,我要和你喝一杯!”在几百桌的聚餐中,一位当地村民端着酒杯向知青张其洁敬酒。张其洁问:“你是哪个队的?”“红旗队。”大家乐呵呵地喝开了。
当年,17岁的张其洁来到农场,立刻接替一位接生员的工作,因为那个人回城了。送去进修几个月后,张其洁就干起了这个自己都没有经验的事情———帮坪塘分场的职工们接生。虽然年龄小,但穿上白大褂在卫生所工作,农场里职工们还是佩服她,有了第一例成功接生的例子,大家就传开了,请她去接生的就多了。张其洁说,在坪塘的6年里,她接生了200多个新生儿。
相关链接
杨村华侨柑橘场曾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
杨村华侨柑橘场成立于1951年,曾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的柑橘场。自上世纪60年代初,就有知青响应“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杨村华侨柑橘场。而1968年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大批初中、高中学生中断了学业、告别了父母、放弃了城市的生活,从广东各地陆续来到了杨村华侨柑橘场务农。至1977年,柑橘场先后接收知青5655名。其中,坪塘分场所属12生产队共接收来自广州、惠州、潮阳、揭阳等地知青800多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该地知青从1975年开始陆续返城读书、就业。到1980年,绝大多数已经回城。
(原文2013年11月15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