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天地》
冉家河抒怀
张世琪
冉家河,北京顺义东边的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河。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我与它有着不解之缘。
雨后的冉家河静水如天
那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我们一群青年学生作为知青来到了冉家河河畔的杜庄村,开始了我们艰苦的下乡插队磨练。
当年部分女知青
冉家河从村东边蜿蜒曲折擦村而过,村西边还有一条密云过来的中干渠,勤劳的杜庄村民在两河之间劳作生息。
上游的老树桩刻满岁月沧桑
麦田、羊群的恬静
我曾写过这样的诗:“中干渠畔的穿天杨似俊朗的小伙儿,冉家河岸的垂柳像婀娜多姿的姑娘”!
大槐树是上工敲钟的地方,知青每次回村都要在此地和当年村干部、社员拍照。
我怀念那个我青年时曾锻炼过的村庄,我惦念那个土地上的人们,我回忆着那个给我们艰苦生活带来快乐的小河——冉家河!
知青深情看望当年一起劳动的姐妹
当我们知青多年以后再次回到杜庄村时,当我们与村里同龄人回忆往事的时候,谈的最多的就是这条曾经川流不息、清澈见底的小河。我们一起回忆下河插秧、摸鱼的往事,趣味盎然。
(作者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友会理事、1976届高中毕业生。)
作品赏析
回望那青春的热土
刘国昌
校友张世琪这一组文图,以真挚的情感介绍了他和同学们当年插队的岁月。
人生的青春是珍贵的,记忆也往往是深刻的。张世琪校友将这记忆浓缩在村边的一条小河——冉家河上。在那里有他们插队的生活,有他们与百姓的深情厚谊,有他们青春岁月的热土。
张世琪校友说:“为拍摄这组照片,已经去实地数次。”他多次拍摄肯定有不少照片,但为了更好表现主题,他精选了以上图片:小河、树桩、大槐树……特别是与村民见面的情景,让人看了感叹不已。
摄影有叙事的功能,但要驾驭好需要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素材和一定的图片。张世琪校友这一组文图,可以说很好地做到了这些,特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作者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友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