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大荒很大,有巍峨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有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矿产;有奔腾不息的江河,养育活蹦乱跳的大鱼、小鱼;有一片片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有伸展到天边的万顷良田,那是5.4万平方公里黑土地板块的组合……北大荒是文人墨客笔下神奇又美丽的地方,她有超凡脱俗的美、摄人心魄的美,她的美只留给欣赏她的人。
我从小在那里长大,曾经亲眼目睹她的变化,在她的怀抱里撒欢地闹腾,内心产生许多幸福的情感,后来才发现,她那根深蒂固的美,属于在她怀抱中成长的人生和与家人同甘共苦的生活。“我永远也写不尽北大荒的辽阔、朴实自然的美。她给我们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生命的源泉,那一幅幅绚丽的大自然图画与我们的身心已经生生世世融为一体了。”
我的北大荒很小,她随着我的呼吸起落,轻盈得如同炊烟袅袅。懵懂的青春在她的辽阔里汇合,有从山东老家来的爷爷带来了融入血液的坚韧品格,有从大城市来的下乡知青带来了文化知识,让我们这些孩童得到熏陶和启蒙。年轻的知青给我们当起老师,他们神采飞扬、知识渊博,经常背着绿色的军用书包,里面装着令我们垂涎的大白兔奶糖、地瓜干、大红枣等零食,偶尔尝到一口便满足了稚嫩的味蕾。漂亮的知青小阿姨还教我们学会了绣花、裁剪衣服,双手变得灵巧了,家里开始出现花花绿绿的门帘、窗帘、手绢、头花等装饰物,我们在为自己的杰作感到骄傲的同时,对美丽的事物有了更高的追求。知青们把大城市的文明注入这片贫瘠的土地,仅用一本小人书,就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引领我们走进未知的世界。在军垦文化、齐鲁文化、知青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中长大的我们,成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荒二代”。
我的北大荒很大,她是10万复转官兵高举屯垦戍边的旗帜踏进荒原战天斗地的铿锵步伐,是成千上万知识青年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劳动号子,是齐鲁大地无数好男儿支援边疆建设的豪迈气概。“百万大军”相继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怀揣梦想与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让昔日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丰饶的北大仓。
我的北大荒很小,小到我出生的连队从前屯子走到后屯子仅用10分钟。简陋的院落和自留地里,留下我的爷爷、奶奶和父母起早贪黑辛勤忙碌的身影。还记得,爷爷和父亲挥汗如雨地挖了一个大菜窖,为一家人储存冬天吃的蔬菜和国光苹果。父亲在煤油灯下耐心地辅导我们写作业,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母亲经常点灯熬油地给我们缝补衣衫,她做的小鱼酱、炖酸菜等家常饭菜,是我们最喜欢的味道。这种深藏于内心的幸福味道,陪伴我们一天天长大。每年,母亲都会做一缸农家大酱、腌一缸酸菜,还要腌渍各种小咸菜,有蒜茄子、芥菜疙瘩、辣白菜等,在我们眼里,那都是独一无二的食材,是母亲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她送给家人的沉甸甸的爱。母亲说,这些新鲜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野菜也是长在山林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大后才明白,食物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蕾的记忆,是人生难以割舍的味道,更是心灵深处对家和母亲的眷恋。
我的北大荒很大,冬天千里沃野白茫茫,只有过年时满眼都是红彤彤的色彩,家家门上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地上铺满鞭炮齐鸣留下的碎屑。江边滚冰的火光烧红了半边天,晃得人睁不开眼,孩子们提着点着红蜡烛的小灯笼前后屯子奔跑着,欢快的脚步摇醒沉寂的黑夜。谁家有红白喜事,半个屯子的人都去帮忙,扎围裙的妇女们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烧火、有的炒菜,“叮叮当当”地忙得汗水打湿了头发,男人们则大呼小叫地张张罗罗,使劲挥舞着胳膊干些劈柴担水的粗活。平凡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像20岁小伙子一样生龙活虎。外面大雪纷飞,西北风“呼啦啦”地扯着脖子叫唤,一家人住在新建的红色砖瓦房里,吃着母亲炸的香喷喷的大麻花、油炸糕、菜丸子、大气饼、粗油条,还有酸菜馅饺子,爷爷奶奶的笑容里带着苦尽甘来的欣慰,对老家的思念和牵挂不再那么强烈。门外,父亲做的亮闪闪的冰灯正照亮回家的路,带着儿行千里的叮咛和挂念。
我的北大荒很大,她有辽阔无边的田野和万顷良田,有天边的晚霞与江河交汇涂鸦,有山川为大地、村庄和田野保驾护航,有英雄事迹广为传颂,有一代代建设者辛勤耕耘。虽然她以前很荒凉,曾是没有人烟、野兽出没、野草丛生的蛮荒之地,但拓荒者们披荆斩棘,战胜一切困难,把昔日的荒原变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的丰硕是无数前辈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后人将永远铭刻心中,永远赞美他们,载入史册。”
我的北大荒很小,连队周围的田野和附近的山林就是人们的活动范围,去那里采野菜和山货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哪些野菜能生吃、哪些需要煮熟吃,我们都跟大人学得一清二楚,还经常自觉地帮大人干活,如打猪草、喂猪、放猪、择菜、抱柴火、烧火、看护弟弟妹妹、冬天扫雪、挎个大筐捡煤核。在北大荒长大的孩子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那时,南腔北调的人们聚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就连给孩子起的名字,比如建军、忆北,都带有纪念意义。山南海北的口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乱炖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用酸菜、五花肉、血肠汇成的那一锅杀猪菜,吃得可谓暖心暖胃、顺风顺水,让我们长大后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了回家的路,根永远扎在那片沃土上。
我的北大荒很大,自从知识青年返城后,面对一些岗位人才的缺失,“荒二代”开始在各行各业勇挑重担。有的人当了医生,有的人成为教师,有的人担任领导,带领职工群众努力建设美丽家乡,实现了机械化耕种、科学种田,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他们继承和弘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让北大荒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在北大荒生活的人和走出去的人,只要提起北大荒,就感到自豪骄傲、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我亲亲的北大荒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