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京津沪渝豫 > 北大荒知青网 | 克尔伦通讯《春节专刊》(总第713期)

北大荒知青网 | 克尔伦通讯《春节专刊》(总第713期)

2025年02月02日 21:20:10 来源:克尔伦通讯总 第713期 访问量:855 作者:主编 骈江芳

2025年-第3期-713-春节初四

蛇年寄语

文/草原冰凌


   春节到来,祝你好运;玉弟黄金,喜庆百倍。
  已过蛇年的战友们: 悠闲踏实想想我们的佳绩:虎头蛇尾,虚与委蛇,佛口蛇心,灵蛇之珠,蛇食鲸蛋……我们所作所为轻松而无我。
  如蛇行天地的我们:三蛇七鼠,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我们无怨无悔,牵着上天的造化。蛇伴我们入人间仙境:《白蛇传》,《捕蛇者说》,《农夫与蛇》……我们为人育人杰杰作。
  我们性情绵绵,不招事、不惹非,讲述着人类与自然的故事;我们是变化、机遇、幸运、吉祥、神圣的使者——小龙(枭龙),正在开启新篇章!
  祝小龙拽着大龙好运久久,平安安康!


《克尔伦通讯》编辑部李国强 2025年1月28日除夕

 

灯笼-1

知青点上过春节

吴 双

雪乡下乡十一载,我只在农村过了两次年。那时年纪轻,农件又艰苦,所以每年到过年就特别想家。但是,知青点尽量不要封门挂锁,要有留守人员看家,"破家值万贯"嘛,更何况屋里龙10来个知青的一年口粮啊。
    每年的春节,知青都要轮流回天津过年。下乡的第4年即1971年春节,轮到我看家,不能回天津过年。腊月将近,知青点里的青利用冬闲时间开始陆续回津探亲,几间土坯草房内只剩下我一个人。东北的冬天异常寒冷,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仅有一个人居主的土屋,更是冻冷异常。东北的冬天昼短夜长,从日出到日落不过六、七个小时,因此,东北的冬天也最难熬。
    那年的年三十,下午4点天便黑了,袅袅炊烟贴着地皮儿包裹着各家各户,一间间笘着草的土坯房像是建在云中。我谢绝了乡亲的盛情邀请,坚持自己吃年夜饭,毕竟这也是一个家啊,尽管只有我一个人。我从带着冰碴的酸菜缸里捞出酸菜,又化了一块猪肉,再和上一块面,自己剁馅包饺子。我每擀出10张圆圆的饺子皮,就放下擀面棍,赶紧包出十个饺子,以此往复。虽然屋里点着一只烧玉米芯的火墙炉子,但室内温度仍然在零度左右。刚擀出来的饺子瞬间便因冷而冻硬,我只得用掌心捂热使饺子皮稍稍变软后再装陷捏成饺子。
    我边听有线广播边包饺子,不一会儿,直径一尺多的圆形"盖帘"上已一圈圈摆满。我将已摆满饺子的"盖帘"放到炕里,然后继续包,吃不了可以冻起来吗。十几分钟后,我不经意地扫了﹣眼我已完成的"作品",咦!只见"盖帘"上最外圈的饺子少了4个,像缺了牙齿的牙床。我一边埋怨自己的粗心,一边又补上了4个饺子。又过了一会儿,当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个"盖帘"上时顿时惊呆了——又少了4个饺子,而且还在原处!
    闹鬼了!我的头皮乍了起来。我僵立在炕前,后背冷汗涔涔,只有煤油灯跳动的火光将我的巨大身影在墙上晃来晃去,仿佛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在觊觎着我的年夜饭;我的心跳声也压过了箱子上马蹄表的机械声。我不知所措,战战兢兢地又补上4个饺子后,手握擀面棍站在门旁,随时准备破门而逃。大约过了几分钟﹣﹣非常漫长的几分钟,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之后,一只半尺长肥硕的老鼠从卷在炕上的被子后面钻了出来,旁若无人地叼起一只饺子就走。悬起的心放下了,我大吼一声,将擀面棍猛地扔出,老鼠仓惶而逃﹣﹣口中仍叼着那个饺子。擀面棍没打着老鼠,却将那"盖帘"上的饺子打得穿肠破肚、东倒西歪。我跳上炕搬开被子,只见那8只饺子整齐地摆放在坑角。这时,村里的乡亲带着酒菜看我来了。听了我刚才的"遭遇",他们笑着说:老鼠是"家仙".打不得,吃年夜饭要敬"家仙",它是不请自来啊!
    除夕之夜,酒热耳酣,鞭炮声在山坳里脆脆地响。送走乡亲们后,躺在热炕上,听着老鼠轻轻地磨牙声,我祝贺自己又长了﹣岁,而且对"投鼠忌器"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个夜,我睡得好香。 

 (本文作者曾经为内蒙古扎兰屯天津知青)

 

牡丹=

记录美好瞬间
收获快乐心情

——马桂兰的光影之路

mmexport1734525420398

马桂兰是天津市老年入大学摄影班的老学员。在爱人离世后,她寻找人生新方向,凭借对摄影的热爱,用镜头聚焦身边人,投身社会工作,用所学技能服务社会,宣传正能量,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精神,书写着别样的人生篇章。
  结缘摄影,走出悲痛。2009年,在马桂兰将满60岁时,与她志同道合的爱人因病去世。临终前,老伴儿用颤抖的手在本上给马桂兰留下两段话。第一段是感谢,第二段是临别赠言:"我无须再对你嘱咐什么,因为你的办事能力、生活能力远比我强,你的余生是幸福的,我坚信这一点。"
  如何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马桂兰整理好心情,从悲痛中走出来,决心通过学习丰富退休生活。"偶然机会,我看到《今晚报》刊登的枫林老年大学摄影专业招生简章,我和老同学一块儿去报名了摄影基础班,就此与摄影结缘。"马桂兰说。
  2012年,马桂兰进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在摄影提高班、研修班、创作班辗转求学,跟随包括原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瑞雨在内的多位老师学习。李瑞雨老师"摄影是文化"的理念让她领悟到摄影真谛,"我们每年随老师外出采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审美和拍摄技能在山川湖海、市井街巷里提高得很快。"马桂兰也逐步锚定自己人文纪实摄影的方向,聚焦身边人,传递正能量。
  多年耕耘,成绩斐然。长虹合唱团自2002年成立,2015年,马桂兰初次拍摄该团晨唱,自此成了合唱团的"编外成员"。多年来,从日常排练到演出、活动,马桂兰用镜头认真记录合唱团的动态,并精心制作纪念画册,留存团队珍贵记忆。
  2018年,通过朋友介绍,马桂兰又结识了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老会,马桂兰不辞辛劳,为老会的活动拍摄照片,助其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2021年,"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马桂兰功不可没。
  多年耕耘,成绩斐然,马桂兰拍摄的作品,在天津市摄影艺术展多次获奖。2018年,组照《天天唱》获第18届天津市摄影艺术展入选奖,2022年《百忍京秧歌高跷传承人》获第20届天津市摄影艺术展长期关注单元优秀奖。
  回顾往昔,马桂兰感慨学无止境,"虽然退休后比上班还忙,但是我乐在其中,帮助大家留下这些美好瞬间很有意义。我是累并快乐着!"
                                   

转载2024.12.2《中老年时报》第二版刊登

DSC_0063

走过昨天  迎接明天

——2024年个人总结

骈江芳


看看日历快翻完,岁月匆匆又一年。昨日往事成记忆,珍惜当下每一天。
  回望我的2024年,感觉天天在忙碌,似乎总有许多事儿等我去做。年底到了心中一直在盘算怎样总结这一年走过的路。这一年都做了什么?

岁岁平安年轮在时间的推动下飞快地旋转着,来不及停留来不及思考就到了年底,自从疫情阳了总感觉免疫力不如以前。这一年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做什么都特别累,工作效率比较低,身体抵抗力、精神注意力、精气神都在下降。以前很少感冒,今年感冒得了好几次而且延续时间挺长还不容易好。真是年龄不饶人啊,是到了放慢脚步的时候了,只有放慢脚步不断调整自己,才能细水流长做更多的事儿,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月份从新加坡旅游回来身体出了些小问题住院做了个小手术,仅仅三四天也很伤害身体,静养了一个多月才恢复体力。只要身体还行就计划出门旅游,5月份和7月份出游2次。早就做好计划8月份去呼和浩特参加全国知青馆会议,往返火车票都买好了结果因突然得病又不得不退票,还耽误其他两位知青伙伴也没去成。10月份去上海参加“北大荒知青专列纪念活动“往返16天,回津不久又感冒了,哩哩啦啦弄了快一个月,真是无奈啊!这不,最近几天家里有人感冒又传染给我,虽然不太厉害也挺耽误事儿,身体有恙自然心情不好,啥事儿都不想干就是胡乱的混日子。这个年终总结终于拖到2024年的最后一天。

现在分内容总结如下:
一、编辑出版新右旗知青小报《克尔伦通讯》34期,其中纪念张勇专刊两期;纪念丁惠民专刊两期。文稿116篇,文字17.20万字。通过知青微信群、QQ群、知青个人微信及各公社知青联系人转发“克尔伦通讯”这一年可达6万余份。

二、参加出国游1次,国内游3次
① 3月份和好友参加新马游往返6天,最大收获是见到了新加坡华侨曾经的新右旗草原知青何自力,互相赠送了礼物,相聚的时间很短却拉近了我们跨世纪的友谊。

② 5月9日至14日和知青好友参加了中老年时报组织的长沙、韶山、张家界、凤凰古镇六日游。
③ 7月19日~26日和好友参加了天津中老年时报组织的丹东旅居游,在丹东市东汤镇金汇温泉酒店旅居游一周时间。其中,有两次一日游机会:中朝边境一日游、丹东市一日游。其他时间在酒店内可以和朋友休闲小聚聊天,并一起随意泡泡温泉。
④ 10月10日~26日,参加上海知青组织的上“北大荒知青专列纪念庆典活动”。我们同学3人提前去了4天先上海市内自助游,再参加上海知青活动。待活动结束后我们四位同学聚齐后又自由行游览了杭州和苏州,宝蕴和晓红去了南京,我和效敏26日回到天津。
  原计划11月份蓟县农家院原生家庭兄弟姐妹游玩三天,结果因小妹家人突然患病只好取消这次活动。现在真不能提前做计划,只能”说走就走,有谁算谁“的赶紧行动才是硬道理。
三、制作美篇66个,其中加精56个。
    这其中知青活动12篇,外地旅游23篇,民俗文化12篇,其他19篇。
四、忙里偷闲,收听有声读物33本,其中现代名人传记3本,古代名人传记30本。

五、知青聚会及知青文化交流

① 1月5日参加了孙加祺在天河城举行的“古稀自驾川藏游分享会”5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现场火爆,气氛热烈。活动之前还录制了天津知青向全国知青拜年的小视频。

② 1月9日西旗宣传部马特先生和西旗草原朋友桂兰来津,我和效敏、沈老师连续4天陪桂兰游览天津各景点,直到送她上飞机返回呼市女儿家。

③ 1月24日、3月6日与新右旗知青朋友小聚两次。4月18日牧场一队知青聚会,为欢迎定居辽宁瓦房店的邓国丽同学回津省亲,那天大家纷纷来到聚会地点与分别多年的老邓欢聚一堂,同时也纪念我们下乡草原五十五周年。

④ 3月份两次接受了“老冬知青访谈”节目采访,畅谈了新右旗知青小报《克尔伦通讯》的创刊和发展走过的路,以及九次草原行经历。12月22日受邀参加了“老冬知青访谈录开播周年庆”大型知青活动。并制作了活动盛况的美篇,受到广大天津知青的欢迎,一周时间点击率达到近万人。

⑤ 知青图书交流  今年赠寄各地知青组织及个人知青图书19册;收到外地知青图书《上海知青》杂志4册、《重庆知青》杂志5册、《黑土情》杂志1册;天津知青朋友赠书4册。

梅花-2=⑥ 6月29日”克尔伦通讯编辑部”举行一年一度的年会,早晨在中心公园集合,简单会议后去参观了张学良旧居和瓷房子两个景点,然后大家一起聚餐聊天。

六、原生家庭聚会  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这一年中各大节假日兄弟姐妹都会在一起聚餐走动,互赠礼品,互相帮助。或一起游园或一起参观市内景点。

这一年时常感觉光阴飞速而过,因年龄逐渐增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做事的效率变慢了,有一种时不待我,无能为力的悲哀之感,真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从前。人常说:七十三是老年人的一个坎,这一年要稳住,不能造次。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年初买了一个红色手串出门戴上,不求其他只求:事事顺遂,一切平安!

在这一年里,学会慢慢做事,不急不躁,不求成绩多高,只求安全第一。古稀之年要学会放慢或放弃;学会给与和舍弃;学会调整自己和宽容别人。与对的人相处,与和谐相交,远离恶人恶事,不去凑热闹,就不会上当受骗。老年了,还要不断学习新东西,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放慢速度不等于放弃学习,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新新老人。

                           

本文作者为新右旗克尔伦牧场天津知青 2024.12.31


File0098

蛇年说蛇

李 琦 


    中国12生肖里有蛇。太太属蛇,今年是她本命年,再有几个小时就是蛇年。太太从来不说属蛇,說属小龙,龙比蛇的血统要高贵。可以说龙子龙孙,不可以说蛇子蛇孙。我属兔,蛇盘兔辈辈福,那是瞎扯。

亚当,夏娃就是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意愿偷吃了禁果。蛇在中国文化中寓意也是多方面的,智慧机敏,健康长寿,吉祥好运,阴险狡猾等等。我对蛇印象不好,我的外公在大巴山中被毒蛇咬伤,索性大难不死。四川达州有个地方名牌“七星椒“。麻辣蛇肉从十年前20元一斤涨到现在70元一斤。因为不喜欢蛇,所以狠狠的吃了一次。确实好吃。 

还有对蛇不利的词语,蛇蝎心肠,美女蛇的恶名声等等。更有甚者把男人做梦梦见蛇和性联系到一起。于是我就努力回忆梦见过蛇没有。只有一次,醒来后认为梦见了龙。心情无比舒畅。
  祝属蛇(小龙)的朋友大吉大利!天上的龙地下的蛇都能带来好运!
                                                 

2025.1.28除夕夜 于新加坡


来自第二故乡的消息

Screenshot_20250130_124700_edit_15571313090331

‘最美夕阳红唱响新生活’新右旗第二届老干部网络春晚 
    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新巴尔虎右旗委组织部组织老干部‘夕阳红’艺术团录制了《最美‘夕阳红’唱响新生活》新巴尔虎右旗第二届老干部网络春晚,在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蛇年春节期间为广大网民献上一场欢乐温馨、年味十足的文艺盛宴。
           

2025年01月27日 内蒙古 来自网络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