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粤辽吉黑苏 > 北大荒知青网 | 中国第一个青年点珍贵历史照片被兰陵中国知青村正式收藏

北大荒知青网 | 中国第一个青年点珍贵历史照片被兰陵中国知青村正式收藏

2020年11月26日 08:20:21 来源:大连知青联络总站 访问量:1539
11月22日,大连知青联络总站山东康养考察团时隔一年后再次走进山东兰陵中国知青村,受到当地知青的热情接待。

大家首先进行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瞬间。

在习总书记题词“广阔天地,终身难忘”纪念墙前合影留念。

第二天参观兰陵代村村史馆,并在此举行中国第一个青年点——大连金县三十里堡梨树沟大队青年点老知青发掘的1964年由辽宁画报社拍摄的23张珍贵历史老照片捐赠仪式。



总站站长陈德勇向中国知青村总经理展示并讲解珍贵老照片当年拍摄过程及时隔五十多年艰难寻找经历,感动现场所有人。

中国知青村刘总从陈德勇站长手中接过珍贵老照片

中国知青村刘总向大连知青联络总站站长陈德勇颁发捐赠证书


同时,经总站推荐,总站总顾问苗丰仁将个人撰写的《激情圆梦》等五本书籍捐赠给中国知青村收藏。

中国知青村刘总向苗丰仁颁发捐赠证书。

临行前,总站站长陈德勇向兰陵知青邢自成赠送抗疫防疫纪念章。

大连知青联络总站山东考察团全体成员与兰陵知青合影留念

附:中国第一个“青年点”诞生始末


前 言


岁月沦桑,历史一瞬。看到下面这一张张黑白泛黄的知青农村生活图片,经历过的人或许一下就能打开尘封的日记。我们想告诉大家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首难忘的旋律。

中国知青运动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掀起初澜,到“文革”期间汇成大潮,80年代初落下帷幕,历时27年。从1962年到70年代末,我国有1700多万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和奔赴边疆。图片中的人物,大都是1962年至1964年从大连市和金州镇下乡的知青,都是亲身经历和见证了那段历史。我们这些"文革″前的老知青,不像老三届知青们那样轰轰烈烈和有声有色,甚至曾一度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但是,我们是"文革"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躯者,是知青群体中最早付出青春的人。我们作为老三届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曾背负着更沉重的历史重担、饱尝了更多的辛酸和苦难,甚至承受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然而,我们与天斗、与地斗,把一切献给了党,用青春年华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见证了新农村的变化;用艰辛、血汗谱写了一首难忘的旋律。

而今,我们已年逾古稀,慢慢变老。每每在回忆起这酸甜苦辣的经历时,又时常在想:何不将这段经历说出来、写出来?老知青几经商议、几经奔波、几经努力,终于在下乡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挖掘、整理、制作成这部音乐相册,旨在分享给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知青兄弟姐妹。诚然,也奢望能将其作为一份精神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以激励他们不忘父辈初心,在命运面前不服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人生路上拼搏奋进,勇往直前!

  那时候,我们还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抱着一腔热血,先后从大连、金州来到原金县三十里堡公社台子大队梨树沟生产队插队务农,为波澜壮阔的中国知青运动史描画了一幅虽然粗糙但却不容删减的插图。

  “小小平房石头墙,黄泥当盖树做梁”,1963年5月28日,县里出资建房在梨树沟正式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青年点”从而开创了知青上山下乡“集体插队”的道路。

  青年点成立了生活管理委员会,指派伙食长、伙食会计和值日生,开始自己管理自己。

  远离都市,远离父母,我们要从一针一线开始学过日子,从一锄一犁起步学干农活。

  劳作之余,我们也看书、打球、休闲娱乐…..。

  那时候,山沟里政治空气很浓,党支书曾领我们学习毛选,贫下中农也给我们忆苦思甜。

  我们和老社员一起兴修梯田,栽种果树……。

  当时的流行歌曲是“樱桃好吃树难裁,不下功夫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我们开始学习农业技术,幻想着重新安排梨树沟的山山水水。

  我们当中有大专生、高中生,但大多数都是初中生,不过一律都戴上了“知识青年”的桂冠。于是,给社员们读报、唱歌、演戏,甚至送医送药等,都成了我们的强项。

  那些年,我们还学雷锋做好事,为老社员家挑水、推磨、扫院子,我们知青和当地社员的关系很融洽。

  六十年代初,我国在经受“三年自然灾害”、“苏修逼债”等天灾人祸的重压之后,国民经济亟待复苏,全国各地城市里都有大批被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等待就业。于是,梨树沟安置下乡青年的做法迅速经县、市、省上报到中央,青年点也一夜爆红,成为县、市先进单位。

  1964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和社论,介绍了梨树沟“集体插队”的经验。3月14日,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等领导亲自到青年点视察。周总理也在一次安置工作会议上提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安置下乡青年省省要有梨树沟。”

  那一年,经辽宁省副省长车向忱提议,台子大队更名为梨树沟大队,全大队又安置了六个青年点,知青总数达150多人。就这样,梨树沟一下子红遍了白山黑水、大江南北。接着,新闻媒体和文艺团体也蜂拥而至;辽宁画报社记者赶来,拍摄了一组新闻照片向全省发行,这才留下了你现在有幸一睹的这23张当年的“青春照”;旅大歌舞团、旅大评剧团、辽宁歌剧院等的作家们都陆陆续续来体验生活;“辽歌”的副院长、著名作曲家、《我的祖国》、《英雄儿女》的曲作家刘炽还蹲在青年点的炕上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县里的各级领导经常到青年点看望下乡青年,被我们称为“娘家人”。而真正的娘家人一一知青的家长在看到孩子的生活环境后也渐渐放心了。就在那个春天,我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开始萌动了扎根梨树沟、建设新农村的念头。



懵懵懂懂地来,又懵懵懂懂地走。离开梨树沟,我们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岁月积淀在众人身上的刻苦、坚韧,以及对乡亲们的感恩和眷恋。几十年来,我们一次次相约回到那片土地上,追忆逝去的岁月,寻找青春的足迹。大连电视台和金州电视台都相继做过报道。



青春已逝,人生无悔!


  50多年过去了,老知青旧地重回,望着那第二故乡一一梨树沟的巨变,纷纷在“青春已逝,人生无悔”的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表达自己不忘和不变的初心!


后 记


50多年前的精心拍照,50多年的用心珍藏,为本相册提供了第一手档案资料,最终实现了梨树沟老知青的多年心愿。我们非常感谢珍藏这些照片的原金县三十里堡公社梨树沟大队党支部书记田福文的子女(田福文“文革”中受到冲击后已被平反,现已病故)。同时也感谢老知青张治平、周克述、赵存德等人在为本相册寻找资料和编辑、制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后,我们还要感谢那些为本相册的制作给予充分关注和热情指导的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人士。


向全国上山下乡的知青朋友们致敬!


(根据当年老知青回忆整理)


大连知青联络总站供稿

摄影:刘毓义

摄像:严忠文

2020年11月25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