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 豁边 的 碗 骈江芳
1966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国庆节几乎赶在一起,记得那年中秋节家里买了月饼、水果、螃蟹等,过节的吃食很丰盛超过任何一年,很有一些节日的气氛。但是文革风云的兴起时局混乱,今后运动向什么方向发展令人迷茫。小孩子吃凉不管酸没有这个忧虑,家长们高兴不起来只是过一天算一天。
这之前母亲下班买回一摞大碗。粗瓷儿,碗口大,比较浅,饭碗的图案紧跟时代的步伐,图案下方是绿色的农田,中间是早晨初升的红太阳,太阳左边的字是“干革命靠”太阳右边的字是“毛泽东思想”。那碗买来就是处理的,每只碗边都有一两个硬伤。那时候油水少,饭量大,孩子们吃得多,用大碗吃饭正好。
时光一年年走过,几十年的岁月我们都长大了,成家立业做了父母。我们的父亲母亲也渐渐老去,现在都已经离开了我们。当年最小的小妹只有4岁多,现在也到了退休年龄。五十年的岁月长河发生了多少曲折故事,又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那碗,那烙有时代印记的生活用品,在几经颠沛流离中还剩下两个,且一直生活在我们中间。
2002年夏母亲的老宅拆迁了,在收拾家里的东西时,劫后余生的两只文革瓷碗被我收留。这破碗,没人要!弟弟妹妹们只看到有用的好东西。只有我收走了父亲遗留的手稿和这两只文革瓷,还有一些父母亲朋的老旧书信,以及文革时期出版的毛主席著作单行本。
又是十几年过去了,这期间2007年西旗思歌腾博物馆征集知青文物,我捐出了其中一只文革瓷碗。以后陆续三次回到西旗,在思歌腾博物馆参观都看到它的身影,它在展柜中聚光灯照耀下闪闪发光,成为不起眼的小明星。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一只带豁边的文革瓷碗一直陪伴着我,活跃在我家的厨房和餐桌上。奇怪的是哪次都是我在使用,端起碗来哪次都是那个豁边正在我的嘴边上。有时我想:怎么就这麽寸!下次再用时,还是要转一下才挪开那个豁边……
那只经历五十年的文革瓷碗,现在从外观看也已是满目沧桑了。倒过来看,碗底布满大小不一的纵横皱纹;正过来看,碗边还遗留有当年的那两个小豁口硬伤,正面碗底已经看不到原来的模样,模模糊糊一团黑褐色斑纹,但是端在手里却非常滑润,好像还带着少年时代大家庭的温度。
我并没特意照顾它,但它始终陪伴着我,这是一只和我一起变老的粗瓷碗啊!
本文作者骈江芳曽下乡新右旗克尔伦牧场
注:《克尔伦通讯》432期(天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