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回顾 > 北大荒知青网 | 克尔伦通讯第11期、第12期

北大荒知青网 | 克尔伦通讯第11期、第12期

2023年06月12日 18:35:29 来源:克尔伦通讯 访问量:1123
我在孟堤当老师

史金陵

1971年8月的一天,大队书记张耀山找到我说:“经过大队研究,派你到孟堤小学代课。” 我不敢相信目已的耳米,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是让我去学校?”张书记频频点头。我一下子蹦了起来,太好了!太如我心愿了!这倒不是因为从此不必再干体力活儿了,而是我太喜爱孩子了!人家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而我还偏偏就爱当这个孩子王。
  新学期前夕我到学校报到,校长周凤祥接待了我,他微笑着对我说:“明天就要开学了,分配给你的工作是教一、二年级的复式班。” “复式班?”我疑恐不解地问。“对,咱们这儿年级多,教室少,老师少,所以只能一位老师教两个年级。有什么问题可以多向老教师请教”校长又补充道。我当下就向校长保证:“我会尽全力干好的!”校长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第二天,我和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我安排二年级的同学按高矮依次坐在靠墙的两列座椅上,一年级的同学坐在靠门的两列座椅上,一年级的同学坐在靠门的两列座椅上。
   刚刚安排停当,上课铃声响了我走到讲桌前,二年级的班长喊了声“起立”只见二年级的同学立即站起来,并马上喊道:“老师好!” 而一年级的新生却东看看,西瞧瞧慢吞吞地站起来。我马上回应着孩子们:“同学们好!请坐!”
  我首先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我叫史金陵……”还未说完,就听有同学在窃窃私语:“是知青史金陵。”我说:“对,我是来自天津的知青,叫史金陵,你们叫我史老师就可以了”。说着,我将“史金陵”三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同学们也都逐一报了自己的姓名,一年级学生报出的五花八门的名字(小名居多)让全屋同学乐得前仰后合。我用手势制止了大家的笑声,开始进行开学教育,要求同学们新学期要有新气象,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一日行为规范;二年级的同学要以身作则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做榜样;一年级的同学要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两个班要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别看这些孩子们年龄小,但是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了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上进!      
第一节课是复式班的算术课。我先给二年级的同学讲课,让一年级的新生看着哥哥姐姐们是怎样上课的。“请同学们回答我一个问题,1支铅笔2分钱,2支铅笔多少钱?”我问。“4分钱。”二年级学生一起答道。我又接着问……一边向同学们提问,一边板书我的问题。分别列了加法的横式和竖式,通过我的板书,同学们很快答出了问题。我因势利导接着讲……给二年级布置完作业,又马上来到一年级的学生课桌前。
语文课也是这样复式教学,先给一年级讲新内容,让另一个年纪级自习写作业,然后倒过来。每一节课,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我的教师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教学生数学、语文,音乐、体育、图画全都由我一个人包干。可谓“拳打脚踢”。上课我是老师,下课我是学生的玩伴。和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玩老鹰捉小鸡,一起玩丢手绢,一起踢键、跳绳、跳房子……把我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第二故乡的孩子们。
  我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我。放学了,他们还不肯回家缠着我又说又笑。我更是开心极了。
五月节到了,这是一个农民们比较重视的节日,记得那天上课了孩子们和往常不一样,你瞧我,我瞧你,然后偷偷地笑。“有什么事吗?”我站在那儿问。孩子们一起站起来,“老师好!“接着,一个个伸出小手。黑乎乎的手里都握着一个鸡蛋,过节了,孩子们想着老师!感动的我真不知说什么好。“谢谢孩子们!谢谢你们!”孩子们把鸡蛋送到我跟前,有的还热乎看呢!有的还染成红色。“孩子们,老师,真的谢谢你们”我的热泪夺眶而出。多么可爱的孩子,我怎么能不尽最大的努力把你们教好呢?
我在孟堤小学当老师一干就是三多年多,直到1974年5月选调上学,离开孟堤离开孟堤学校,在我的心里一直念念不忘这些孩子们。
2017年是我们下乡49周年,集体户一行六人组团回孟堤看望众乡亲,当年的学生簇拥着我,一口一个“史老师”地叫着。看着他们成为有用之才,都已为人父母,有的甚至当上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到现在还没忘记我这个老师,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当年教过的学生,现任村委会会计的隋克斌深有感触地说,知青老师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强、奉献、担当、负责的知青精神为他树立了人生榜样。在老师的教导鼓励下,他努力学习,考取了会计证,当上了本村会计,为孟堤的脱贫致富努力工作着
孟堤小学虽然只有几间干打垒的土房,但它是全村一百多户社员的希望,我们集体户多名女知青一茬一茬地接任过孟堤小学的老师,最后一个选调的女知青丁同珍也是从孟堤小学走的,我在孟堤小学当教师的日子虽然只有三年另四个月,可它是我人生的新起点,让我終生难忘。
              本文作者原为内蒙古科左后旗铁牛公社天津知青 2018年1月
~~~~~~~~~~~~~~~~~~~~~~~~~~~~~~~~~~~~·
我的“难言之隐”

华禹辰

十几年前还时兴写“博客”,我也在搜狐网上以“华大夫的博客”为名注册了一个博客。因为我喜欢写日记,有记载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的习惯。所以学会上网以后发现博客这种网络日记形式很好,还可以通过它与众网友进行交流,所以那几年大约写了百余篇博文,也曾受到一些网友的关注。
直到后来微信成为时尚,博客便逐渐地淡出了我的舞台。写博客的好处是它是一个很好地抒发自己情怀的平台,有什么心事你尽可去写,没有人对你说什么,即使有些游客来访通常也不留言或有少数表达一些看法,也大都是开卷有益。
但曾有一篇博文险些给我带来巨大麻烦,这就是我所要介绍的这篇“难言之隐”。那时在卫生口特别是药品方面,药厂药商早已开始做“临床”了,就是他们以药品回扣的方式来做卫生局、医院、药房负责人以及临床医生的工作,为的是达到他们自己的产品得以畅销的目的。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这里的腐败问题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我作为一个医生,特别是有着知青经历的医生,对这种社会现象不太适应,也很反感,所以便将那天的事情写成了博文并取名“难言之隐”。其实没想过要揭露谁,只是一种抒发而已。
我不知是谁看了我的这篇博客而且将它转发到了检察部门(这个举报者应该是我身边的人或者说就是我医院的同事,因为只有他才有可能进入我的博客并了解我的情况)。
2011年七月的某一天,当时正在门诊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检察院反贪局的,有些事情想跟我了解一下,为了避免给我造成不良影响,他们约我到他们单位去谈。我说好吧,于是我们商定了见面时间。其实几天前卫生局党办已经找过我了,那个党办主任非常客气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主要是核实我有没有写过那篇博客。他说听说你写了一篇有关医院腐败问题的文章,有人已经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可不可以打开我看看。说着,他指了指他办公桌上的电脑。
我急速地思索着是否该答应他的要求。我说,的确我写了一篇博文叫做“难言之隐”,讲述了关于医院药品回扣问题,其实我倒没想过要向谁反映,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倾述罢了,我也不想让过多的人看到,于是礼貌地拒绝了他的要求。他说,您反映的问题很重要,也说明您是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人。这件事您暂时先不要跟任何人讲,也不要让别人知道您来过卫生局。可能还会有别的部门要找您谈这件事,希望您思想上有所准备。我说,好的。
这不没几天,反贪局找上门来了。起初我烦恼的很,是谁吃饱了撑的将我的博文举报到了反贪部门,他躲在背后看笑话,却让我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走哪算哪吧。我打定了主意,心情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几天之后我的一个休息日,上午按照约定来到了检察院反贪局。在我自报家门之后,很快有几个人出来将我迎入他们的办公室,其中有一个自称某科长的人跟我说,看了您的文章,我们对您的印象非常好,您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好大夫。我们也非常愿意帮您解除您的困惑,并将那些徇私枉法者绳之以法。也希望您能够提供线索,比如那个药厂的业务员如何能够联系到她?你们医院在收受药品回扣方面谁的问题最大?对他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对那个业务员我还没有她的联系电话,如果她再来我一定留下她的联系方式转告给你,至于医院在药品回扣方面的最大责任和收益者当然是药房主管进药的人,在这方面她的权利最大甚至院长都得听她的。她这个人在医院经营了很多年,虽然已退休多年且院长也换了几个但她依然把持着这个岗位无人替代,这足以说明这个人物不简单。我说你们可以重点地关注一下她,从她的身上突破可以找到很多问题。
我们聊了很长时间,不过我心里早有一定之规,就是不能把大夫牵连进来。好在在这方面他也没有多问。我们都留下了联系方式,他说有情况可以随时联系他。我觉得一下子我成了检察院的线人了。我对这位科长印象不错,觉得他也很真诚,但也隐约感到事情可能不会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真的会抓住这样的问题不放吗?这个问题真的能够解决吗?
后来的发展还真是这样,就是从那以后这件事便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检察院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单位的领导也没有什么异常。只是感到了医院药房那位主管似乎有所收敛,她还放出风声说,有人举报了,所以有些新药先不进了。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此我也不以为然,很快就要退休了,谁怕谁?只是这件事情不了了之,多少有点遗憾。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闲来无事想起了它便又写了这一篇,与大家分享、感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现实生活吧。

附上曾经的那篇博文——《难言之隐》                        
标签:院长、局长、大夫、药房、卫生局(2011-07-04-20:5)
上午,一位不速之客来访。这是一位药厂业务员,过去认识,不过很久没有联系过了。这是一位年轻女性,精干、漂亮。她说,她刚从我们院长那来,有个治疗血栓病的药,已经进来了。条件已经和院长谈妥;给院长每盒3元,大夫3元。她说,院长说可以直接找大夫,让大夫开药,不必找药房那个库管,有什么事情她负责协调。她还说,她打着卫生局张局长的旗号,找到院长,说是跟张局长关系不错,张局长让她来找院长,请给予支持。院长当即就给张局长打了电话,结果证实她的话是真实的,便满口答应了。看着她喜气洋洋的样子,我内心的感受很复杂。药商为了竞争,派出业务员做医院临床的工作,用给回扣、提成的方法,打通各个关节;医保机构、卫生局的头头、医院的院长、药房负责人、最后再做大夫的工作,以达到增加药品销售的目的,这种事情现今已是公开的秘密,舆论也多有报道和谴责。不过给一般百姓的感觉好像这拿回扣,坑老百姓,增加医疗负担的罪魁祸首是临床医生,其实这的确有点冤枉了我们。揭开这黑幕,大夫充其量也不过是给那帮贪官污吏擦屁股的人,说是帮凶、助纣为虐吧,也有点冤枉。大把的回扣他们都拿走了,到大夫这里不过是毛毛雨了。医院用什么药,他们说了算,你不用别人用,你不拿钱,别人拿,你讲良心可以,原则是不可讲的。何况你若想和贪污腐败做斗争,想举报,你有证据吗?谁能和你站在一起?这方面的事情,让人颇无奈,由此想起了那句著名的广告用语,难言之隐,一洗了之。但是作为临床医生,药品回扣方面的事情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的了。
                    本文作者为内蒙古新右旗黄花公社天津知青 2022.12.
~~~~~~~~~~~~~~~~~~~~~~~~~~~~~~~~~~~~~
天津知青网故事(三)

九、长本事的好地方
    人的本事都是一点点长的,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的,成果也是一点点收获的。
刚注册入网的大部分知青基本上都没摸过电脑,入了网初期也是浏览别人发的帖子,时间长了也试着自己发几条帖子。要发帖子就得用键盘,这可恨的键盘,不用时那字母总在眼前晃,可真的要输入它这眼就不够用的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寻找就是看不到它。等这次找到了下次还得重找。时间一长键盘熟悉了,打字都不成问题了。
于是,在论坛里聊天话题越来越多,帖子越来越长。有人萌发了要写文章的欲望,想把自己过去的经历、感受讲给大家听。故事多的人帖子就多,文章也多,这样又有想法了,能不能把它们汇集成册印一本书?可以呀!在网里有这方面能人的帮助下,着手编辑、校正、请网里的书法家题写书名、印刷、装订,一本像模像样的图书问世,还都是孤本。到后来有自己书的人越来越多,印刷装订的越来越精美。
不少人愿意自己的文章能在书里找到,于是,网里的几位文人商量发出征稿通知,编纂知青题材的图书。几经呕心沥血的艰苦努力,多本图书摆在众人面前。许多人终于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从在键盘上找字母到在书里找自己的名字,这长了多大的本事呀!
十、知青网徽
有网友提议,能不能设计制作知青网的网徽供网友们佩戴。这个想法立即得到大家的拥护,于是众人集思广益,很快图纸就设计出来并定稿了。有人联系加工厂家,很快第一批网徽与大家见面,时间很短的时间内就抢购一空。后来又再次联系厂家加工,基本满足了大家的需要。不少人喜欢它,平时参加活动就佩戴在衣服上,也有人把它当成帽徽。
不少注册较晚的网友也十分喜欢这枚网徽,但一直没能得到满足。也只有一名网友实现了愿望。此网友注册时间晚,但参加活动的次数尤其多,在很多活动场所和各个知青角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不少人也愿意和他交谈。但不幸的是这位网友得了绝症,临终前说出一个愿望,希望能得到一枚知青网徽,离世后别在身上远行。有网友立即行动,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知青网徽拿了出来,满足了远行网友的最后遗愿。
很多网友仍然惦记网徽的事情,不得到它誓不罢休。网管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借助知青下乡50周年之机制作一批网徽,只是改动了徽章上面的文字。(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原为下乡内蒙古科尔沁天津知青 2022.8.14.  
~~~~~~~~~~~~~~~~~~~~~~~~~~~~~~~~~~~
 孟堤今昔

  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孟堤屯,坐落在内蒙古东部与辽宁省交界处。据说“孟堤”蒙语是储藏银子的地方。下乡时的孟堤地处偏远较为落后,家家户户都是干打垒的土屋,屋里全是土色,没有电,没有自来水。
村东、西各有一口井,供100多户人家生活使用。东、西生产队院子里也各有一口井,是为了牲畜用水。村东、西各有一个碾道儿(磨房),几百口人的口粮全凭碾道儿磨出,东、西生产队各有马车3挂,牛车2挂。大型农具只有犁杖,镐头。打麻绳的土摇机属生产队,其它像锄头,镰刀,铁锹,都是个人的。生产上春夏秋三季为生产期,冬天是“猫冬”闲季。可以说生产落后,生活艰辛,孩子多的家庭有缺衣断粮的现象。
  生活上以苞米为主,高粱、谷子、荞麦为辅。有少量的麦子,每人每年能分到小麦8~10斤,荞麦30斤左右,秋天以蒸青苞米接济口粮。没有植物油,油水全靠自己家里杀猪炼油,副食基本上以咸菜,大酱为主。生活起居较为落后,村民们没有洗澡、刷牙等卫生习惯。因为没有电,只靠煤油灯采光,故而养成了天明即起,天黑就静的习惯。全年以烧柴禾、秸秆、牛粪取暖做饭。
  村里有几间干打垒的房子是孟堤小学,有老师2~3人,知青来了之后增到4~5人(包括校长),都教的复式班(几个级在一间教室上课)。
  整体上村民淳朴乡风厚道,没有赌、毒等恶习。又化生活遗乏,冬闲有演唱地方戏和踩高跷的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生活一大比一天好了起来。
  目前全村占地约10000亩,耕地面积3400亩,林地面枳约3000亩,现有 130户人家440余人,黄牛存栏270多头,绵羊存栏1200余只,养猪户较少,家庭收入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部分人务工,经商。人均耕地7亩,种植玉米正常年景亩产1400-1500斤。现在种地以四轮农用车为主,中耕,施肥,喷药,收割已经全部机械化。种上百八十亩地几个工就收回来了,年轻的劳力经常外出打些零工增加收入。
  2014年以来,内蒙古实施十项全覆盖,让孟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2016年全部完成了土房改造,每户新建房财政补贴2万元,现在全村没有一间土房;院墙也由国家财政补贴统一改造成砖墙;安全用水工程因地下水位高,冬天冻层厚,不适合集中供水,因此毎户給打一眼深水井。
  现常胜镇由原铁牛,新民并入,原孟堤村与东,西马架子村等6个自然屯合并为现在的马架子村。1996年,孟堤小学开入马架子小学,2000年农村教育集中办学,原各村小学撤并,每个乡镇设一个中心小学。孩子们中小学读书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有教学楼,生活楼,条件优越,管理规范,字生们再不用跑路上学了。
  现在的孟堤,人们“两不愁三保障”,即: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生活幸福美满,有的村民还在甘旗卡买了房,享受城市生活。家家有网,人人有手机,村里有小晨练队,健身器材。这是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一系列好政策的结果,相信往后的日子会更好。
                 本文作者赵彭龄曾为内蒙古科左后旗铁牛公社天津知青 2019.5.

~~~~~~~~~~~~~~~~~~~~~~~~~~~~~~~~~~~~
天津知青网故事(四)

十一、知青QQ群
天津知青网注册知青有大约三万人,能够经常参加网下活动的人也会有几千人。长时间的沟通联系接触使得脾气相投、爱好相同的网友聚在一起,在论坛里不便说的话题就需要换个地方诉说。3这样,众多的QQ群建立起来了。在这样的群里人们讨论文学创作的构想、交流实践书画艺术的体会、商讨下一次骑行时间和路线、通知排练节目的时间、确定聚餐的饭店、---到了后来QQ群在知青网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后来的旅游活动都是由QQ群出面组织了。我们群组织过长江三峡游、环台湾岛游、俄罗斯游、承德草原游、每年的蓟州游等。
几年以后微信普及,QQ群逐渐冷清,不少群最后名存实亡,没有人再去光顾了。但也有例外,我在的骑行QQ群至今还如过去那样运行着。群主一直拒绝使用手机,每天还是使用电脑和外界联系。这个QQ群是我与群主联系的唯一通道,不能与他失联喽。
天津知青网关闭,但知青网的活动没停,这不,微信人民公园知青角群组织网友到东戴河消夏避暑旅游刚回来。
十二、知青植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能有机会种上一棵树是很多人的心愿。知青网的一位超版十分理解大家的愿望,因为他退休前一直在园林部门工作,这样他和园林联系,组织了知青植树活动。有许多人参加了那次活动,人们在现场挥锨铲土种下一片树林,现场真跟过节一样。
有了第一次,就盼着明年的植树节。待到每年的春节一过不少人就在论坛打听植树的时间和地点,唯恐错过机会。这样,每年的植树活动一直没有间断,由于疫情,2022年没能再去植树。十年了,知青们种的树已经成材,人们或骑车或步行从那里经过一定会停下来注视片刻,也曾有人专程去看望自己栽下的树木。前几天那位超版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知青们这些年栽的树木现状的照片。深情满满。
十三、媒体出镜
知青网的网友很多人都曾经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出现过,也使得大家一次次高兴。比较大有影响力的出镜有两次。一次是应邀参与央视由那位特瘦特瘦的女主持人录制的节目。当时是租了一部大巴车去的北京,到了电视台大家积极配合导演的指挥,顺利完成了录制工作。等到节目在央视播出时很多人在电视中看到了自己。
另一次是2011年初在天津电视台参与一台真情晚会的录制。身残志坚的知青网友是这台节目的主角之一。曾经下乡到哲里木盟的几十位老知青作为亲友团也参与到节目录制中。等到春节期间节目播出时,看到一个个网友出色表现感到特别欣慰。那一次我表现的就很棒,导演给我的特写镜头有十来个。
天津知青网有能人,他们和新闻单位多有沟通,每次大活动都会出现媒体人,多部摄像机、单反相机对准参加活动的知青们,几天之后就会有不少知青在银屏或报纸上出现。
人们对着镜头表现也不同,有的慢慢往跟前凑合,也有的默默地躲开。
知青网的故事太多太多,以后慢慢说。谢谢大家啦!(全文完)
                        本文作者原为下乡内蒙古科尔沁天津知青 2022.8.14.   
~~~~~~~~~~~~~~~~~~~~~~~~~~~~~~~~~~~
下包的日子——搬 家

骈江芳

夏天的草原一片生机,草长莺飞,花香四溢,夏季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也是牧人争分夺秒为牧业丰收争取时间的季节,为了牛羊的肥美壮实要找最好的草场去放牧,找最好的水源饮牲畜。我家的牧羊人按蒙古包的传统也是如此行事,在准备搬家之前去四处查看草场和水源的详情。
夏季这里游牧一般是十天半个月搬一次家,冬天就没有那么美了需要三五天或一周就得搬一次家。一天的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洒满草地,给朦胧的蒙古包镶上一道金边。羊群也回到包里,卧在勒勒车后面的青草地上,我家蒙古包的主人开始提前做搬家的准备了。首先是拆包,把苫在蒙古包上面的毡子掀开撤下来,再把蒙古包的哈尼竿儿,周边的哈那拆开卸下来都装在平板车上。之前蒙古包里简单的家具已经装上车,有折叠碗橱、小矮床、木架子、铁皮炉子……
    晚上,我们都睡在露天地里,各自找最好位置安排自己的铺位。我睡在一个平板车的旁边,隔着平板车是1600多只的羊群,脚下卧着两只牧羊犬,还有包里的奶牛也时不时的走过来在平板车上蹭痒痒……我头一次住在露天地,开始睡不着,仰望星空想着心事。天幕上繁星点点,眨着明亮好奇的眼睛,此时我才注意到草原的夜晚静谧而透明,星光闪烁,充满静悄悄的神秘。
夜里不时有几只羊打着喷嚏,羊群里还有“哗哗”的撒尿声,也有羊突然惊吓,咩咩地叫着涌向另一边引起一片骚动,牧羊犬警觉地来回奔跑,巡视着守卫着羊群的安全。草原的夏夜还是很冷的,在大自然和动物无意识的夜色交响曲中,我下意识裹了裹身上的棉被,躺在和风微醺的草原大地上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凌晨四点,太阳公公已经露出橘红色的脸庞,悄无声息的走在上班的路上。我们也都起床啦!天边露出鱼肚白,眼前的一切景物在晨光中尽收眼底,天空中月亮还未离去。赶紧收拾一番,喝了奶茶、吃了手把肉,走在搬家的路上了。蒙古包的女主人赶着第一辆篷车走在前面,每一辆平板车和箱车、水车,都有一头牛拉着,再栓在前面一辆车的后面,十几辆车成一串状,我们知青戏称之“草原列车”,我坐在勒勒车上或一会儿下来走着或和牧羊犬嬉戏打闹……
我家的羊倌是个20多岁的草原小伙儿,早就赶着羊群奔搬家的那个方向放羊去了。我们的“辎重车队”慢慢悠悠地走在草原小路上,迎着朝阳向提前找好的草场走去。这一天不吃不喝一直走到太阳又落山,夕阳染红半边天才到地方。环顾四周找一个最高处扎包,先卸车搭建蒙古包,再安排铁皮炉子做饭。一般情况吃饭时天已经彻底黑下来,家安排好了,一切归于平静,明天又开始新一天的草原生活。
                           本文作者为内蒙古新右旗天津知青 2023.4.24.于津
~~~~~~~~~~~~~~~~~~~~~~~~~~~~····
几度惊魂几度搏

邓 恒

   1976年3月,春归大地,喜讯也伴随着初度玉门关的春风,驱赶着战友们心头的愁云。要涨工资了!而且要补发两年多的级差!下旬的一天,我们接到了去领取补发工资的电话,赶忙搭乘拉饲料的马车去60里外的场部领钱。等我们赶到场部银行代办所,银行现金已经被先到先得的其他连队领光了。无奈只能叫装满饲料的马车返回连队。听说还有一辆去安西县提款的汽车没回来,我和兄弟连队几个会计决定再晚也往下等,不拿到钱誓不罢休。
    还好,提到现金的汽车夜晚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办完手续,把5万多块钱装好,贴身斜挎在左肩上,钱袋子抵在胸腹之间,外面再穿上军大衣,活脱脱一个待产孕妇形象。而右肩上倒背的那把苏式叠把冲锋枪,却显得剧情有些“穿帮”。第一次经手这么多现金的我,深感责任重大,不仅钱袋子是沉甸甸的(最大面额10元),心情也是沉重的。和其他会计爬上拖拉机,冒着春季料峭的夜风开启了押款之旅。
    拖拉机在红当公路上“突”“突”“突”地跑着,13公里的路程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82公里我该下车了。挥手告别了车上抱团取暖的几位会计,为给自己壮胆,我打开冲锋枪的保险向着黑漆漆的戈壁滩走去。走回连队大约有20多里地,白天走这条路有标的物,而晚上走,就只能沿着土路、瞄着路边的电话线走,一点儿大意不得。
脚下经常被马车碾压的土路尘土飞扬,我几乎是蹚着地皮上的碱土在赶路。这些平时令人避之不及的尘土,此时却让我感到踏实,因为你是走在“正路”上。广袤的戈壁滩上万籁俱寂,没有鸡鸣狗吠声,只能偶尔听到沿途干渠内残冰垮塌时“咔擦”、“咔擦”的冰裂声,令人不寒而栗。抬头仰望天空,没有月亮。天际间宇宙浩荡,星光熠熠,诠释了中学课本上讲到的“银河”的概念,令人心旷神怡。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路边50米间距的电线杆子已经数到了过百,来到了名曰“清水坑”的地方。这里方圆一公里范围内遍布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沙包。不管是什么季节,这里始终是阴风习习,沙尘漫天。我们曾经多次白天穿过此地去邻近连队看电影,而半夜返回时却往往迷失方向,甚至在这个“迷宫”里转到天亮,才能找回归宿。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猛然间我发现前方百米开外的路边沙包间有几只绿森森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是狼?挨了一个冬天饿的狼是饥不择食的,何况“群狼”更是穷凶极恶!顿时,走得浑身燥热的脊背一下子冷汗淋淋。我顺手把冲锋枪横在了胸前,手指伸向了扳机。打还是不打?我拿不定主意。打了,它们不止是一只;夜晚射击,十有八九打不着,如果惊着它们,和我死磕怎么办?沉住气,我告诫着自己以静制动、后发制“狼”。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十多分钟。这“狼”也太“矜持”了,那几对“绿眼睛”一动不动,这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判断了。先来个打草惊蛇,我捡起路边一块红柳根,向着“狼群”使劲扔了过去。再看那几双“绿眼睛”居然处变不惊,我放心了!我端着枪,搜索着往前走,50米——30米——20米,我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走到10米以内时,我的情感一下子释放了出来:恨不能冲锋枪弹夹里的十多发子弹统统倾泄给这几双“绿眼睛”。原来沙包上横躺竖卧着几只不知道那个酒鬼遗弃的啤酒瓶子,在星光的辉映下装神弄鬼。
    收拢起惊魂,鬼催似地拔腿往回赶。渐渐地往路北看见了营部的那几栋房子;往路南,可以影影绰绰地看见了汉代烽火台那雄伟身躯的轮廓。到家了!我舒了一口气,感觉星星也像是完成了送行的任务,或远去,或暗淡了下来。
字里包含艰辛,行间充满激情,纪实蹉跎岁月,述说心路历程。
                              本文作者曾为1965年下乡甘肃建设兵团天津知青
~~~~~~~~~~~~~~~~~~~~~~~~~~~~~~~~~~~~~~
天津知青活动简讯(二)

● 4月10日天津知青联合会组织16人赴蓟州邦均鑫安生养老公寓三日游。下午举办养老研讨会;
 次日"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后人听"座谈会; 第三天上午参观鑫安生农场养殖基地。下午返津。
● 4月23日天津读书节,内山书店北辰店开业,邀请《中老年时报》在此举行编读见面会,天津知青文学社部分成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 5月7日天津知青联合会、天津知青文学社在长虹公园知青角组织了一场聚会。大家分别展示了疫情期间的文化生活,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
● 5月25日在河北区曹家花园书吧召开了"书香润万家知友聊吧"启动仪式,24名知友齐聚一堂畅谈疫情期间我们的文化生活。
                             天津知青文学社怡雅轩主供稿 6月12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