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青文化 > 愉快的呼伦贝尔之行(上)

愉快的呼伦贝尔之行(上)

2016年01月26日 22:41:55 访问量:164

愉快的呼伦贝尔之行(上)     马桂兰

今年八月是我下乡四十五周年,为了追记当时的岁月留下今日的美好瞬间,我和当年一起下乡现在又一起学摄影的几个同学和影友结伴而行,赴呼伦贝尔探亲和采风。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自驾一部分乘飞机,于7月10号下午汇合于新巴尔虎右旗,11日回到当年我们下乡的赛汗塔拉苏木。15日一起来到满洲里,会见我们一起插队的满洲里知青。17日上午我们从满洲里分手,各自继续采风。我乘火车来到海拉尔安排设计了我的后期会友与采风活动。

7月9日下午我从天津出发23日下午满载而归。此行得到了老朋友们的热情帮助与接待,见到了许多想见的老朋友,畅游了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切都非常的顺利,连老天都给我们大开绿灯。这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收获颇丰的旅行。为了记下这次难忘之行,我在整理了几个相册的基础上又写下这篇游记。
   万事开头难,原定7月8日晚上的班机,因大雨停飞。幸亏送我女儿没走只好改签机票,取回行李半夜返回家中。我心中默默地祈祷,雨啊你快快停,不要再误我出行。还好,9日下午晚点不多飞机于晚八点半顺利地降落到海拉尔机场。见到来接我的萨仁托娅夫妇非常兴奋,我们在车上边走边谈很快就到了他们家。到家后,萨仁托娅又忙着为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萨仁托娅是达斡尔族人,当时我们下乡时还是个小姑娘。我们是通过后来的接触,才熟悉起来的新的“老朋友”。她的爱人叫爱军也是达斡尔族人,我们从未见过面他不善言谈,但一接触就使你感到他的真诚与热情。说实在的,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下决心独自飞行,然后再到西旗与自驾前往的同学会合。我真的非常感谢这对夫妇成全了我的这次旅行。
  7月10日我们的两路人员会合,在老同学现仍在西旗的天津留守知青支淑秋家共进晚餐。

  11日早晨,我起来后在西旗转了一圈,拍了些西旗清晨的景色。我距第二次回来已经8年了,西旗又发生了不少变化,当时的样子几乎一点也找不到了。早7点半,我的老朋友代小请我和我队当时的队长德海共进早餐。德海队长及他的母亲当时对我们知青的帮助确实很大,由于他后来经历了一些坎坷,比八年前老了很多。看到他的现状确实觉得他很不幸。人一辈子都很不容易,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才行。吃完早餐趁着没出发的空,代小带我去看望了当年西旗知青办高宝因主任。尽管他现在脑萎缩叫不出我的名字了,但见面仍感到非常亲热。他还记得当时很多知青到他家去的情景,十三年前我第一次回西旗就找他,今天总算见到老人家了,了却了我几十年的心愿。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五年后我们再相见。    

11日上午十点多,由铁良领路,我们一起来到赛汗塔拉苏木,先在宝音塔拉队小刘书记家共进午餐。小刘是汉族人,当时也是个几岁的孩子,他为我们做了烤山羊。现在从赛汗塔拉苏木医院退休的天津知青邱明庆也从家中来到小刘家。邱明庆和他爱人在赛汗塔拉医院工作了一辈子,他们为草原牧民服务了一辈子,他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午饭后,我们在草原驱车行驶了七八十里,来到铁良书记家。休息片刻,铁良就带我们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去拍草原。回到离别了四十一年的草原,我们感到异常亲切。我们边走边拍,边说边笑,我们在寻找四十多年前在这里放牧的感觉。我放声呼喊“我们回来了”......兴奋地回忆着第一次坐着王庆柱赶的马车下草地,去山丁高吉格勒脱坯盖配种站经过这里的情景,一切都历历在目,犹如就发生在昨天。然而我们都不再年轻,只是青春岁月难忘罢了。
  铁良一家全方位地接待了我们。他们夫妻俩为招待我们,特意从西旗采购了许多青菜和水果。第二天一早又宰羊,让我们吃上地道的草原手把肉。第三天又给我们做羊肉馅饼吃......总之,我们在铁良家和原来在草地放牧时一样,每天都用香美的奶茶泡上炒米,吃上新做的奶干、奶皮和自家炸的果子等,实实在在地重新体验了当年的生活。我和边志军还体验了挤牛奶。铁良又特意把他儿子和女儿的马从马群抓来,备好马鞍子让我们骑。现在的马和当年的蒙古马相比,个头高了许多,再加上天热,总有马蜂叮咬马不停地动。看到久未骑马的萨仁托娅不穿马靴都没敢骑,我们的勇气也都没了。看来我们现在确实是老了,不敢去冒险了。我们只能牵着心爱的马恋恋不舍地留个影。事后我还真有些后悔,本来应该不成问题的事,怎么就没勇气做了呢?

我们来到当年的榆树沟,这是当时我们公社唯一有树的地方。第一次回去赶上下雨,没有看到它。第二次在这儿匆匆留了个影。这次我们终于走进了它。不知当年的树还活着多少?这些树根可能就是当年的榆树吧,现在树少多了。不知下次再去是否还能看到它们。我们在这留个影吧。 

 因为铁良家都是砖房,我们提出要住蒙古包,他又把我们安排到离他家不远的妹妹家的蒙古包去住。我们几个同住在一个蒙古包里,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我们的运气真的很好,在草地住了两天,每天早晨都是晴天,早晨四点多太阳就出来。第一个清晨,萨仁托娅夫妇顾不得陪我们几天奔波的疲劳,就早早起来,带着我们到地势好的另一家去拍日出。太阳出来之前和日出时的感觉真好,我用相机留下了美好的瞬间。在草地,我们看望了我队和白音乌拉队的几个牧民,见到了我队叁登的儿子,见到了宝德苏荣妹妹。他们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在谢日虎家看到了他的女儿、女婿和外孙。我用蒙语给他留下了我的名字和手机号码,他们看了非常高兴。

  7月13日上午我们吃了馅饼后,就开始与朋友们告别。大家难分难舍个个泪流满面,相互祝福健康长寿,相约几年后我们再来草原相聚。在返回赛汗塔拉的途中,我们到白音乌拉队老书记都古尔巴特尔家,拍摄了他家的骆驼和他家附近的河套。拍完骆驼,我们一行暂时兵分两路。

我继续乘铁良的车回到赛汗塔拉。这时已是中午1点来钟,正赶上邱明庆家入伏包饺子,我们四人在他家吃了头伏饺子。然后又拍了几张我队知青点等旧房子作为永久的留念。又开车走了一百多里路,回到西旗。我和铁良哥三个一起吃完晚饭后回到刘嫂家住。

7月14日这天我自己安排在西旗的访友活动。这天我进行了快速高效的穿梭外交,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早饭后,刘嫂带我找到我队原来的出纳员闫龙家。然后又由其女儿开车陪我去找支淑秋。由支淑秋带我找到我队原会计布特格其家。此后由代小嫂子陪同并兼翻译开始了多半天的访友。正巧,布特格其的小儿子开出租,为我这天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首先我想见到我队的扎格达。她是草地人都知她住在旗里,却不知具体住址。我想拍蒙古大营,知道白音乌拉队的叁登住在那里,找到他后就有可能找到扎格达。于是我们乘车来到蒙古大营,我先拍片然后又找到叁登。果然不出所料,他有扎格达的电话。七十多岁的扎格达老人接了电话,马上步行赶到蒙古大营来看我。此时我们是何等的激动啊!这就是友情,一种难以忘怀的友情。扎格达很快就赶到了叁登家,我们一起在叁登家吃了蒙古面条。然后到扎格达租赁的平房看了看,她是位非常勤劳手巧的蒙族人,一辈子生了18个儿女,有的夭折,有的送人,自己抚养的儿女都已成家。爱人去世十几年了,现在她一个人生活。她每天用做蒙古袍的布边做工艺品,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临别时,她还送我一个剪子套留作纪念。
   从她家出来我们回到布特格其家,这时他家修房子的活儿已经干完了。我们又一起开车几十里,祭奠看望了长眠在这里的张勇烈士。回到西旗我的访友活动还没结束,晚饭后我和代小嫂子一起到思歌腾广场寻找那顺老朋友,他果然在广场上纳凉。原以为这次访友见不到我队何泽和巴日哈,感到很遗憾时,没想到回到刘嫂家接到了何泽的电话。因为时间太晚,只好约在第二天早晨8点前见面。
    15日早晨六点多,何泽冒雨来到刘嫂家与我话别,我们匆匆聊了一会儿。现在他混得很惨儿女都不赡养他,女儿还把他的补贴领款卡要走不给了。我告诉他办挂失来解决,不知他照办没有。他是达斡尔族人,汉语讲得不错,当时对知青的帮助不小,没想到晚年竟如此不幸。(未完待续

编辑:刘哲齐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