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回顾 > 北大荒知青网 || 石光伟/处处亲人,处处家 | 知青往事

北大荒知青网 || 石光伟/处处亲人,处处家 | 知青往事

2025年03月04日 00:30:08 来源:黄土地延水情 访问量:563 作者:石光伟


黄土地 延水情




处处亲人,处处家

作者/石光伟

  我们槐柏公社白家咀大队的二十名知青,是一九六九年二月七号在北京火车站乘车,走上了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二月九号下午到了我们落户的白家咀村,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几天后就是春节了。我们是借着过年拜年的时候对村里的社员走访拜年,开始有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慢慢的熟悉了。
  年后的几天,生产队也没有安排什么农活,我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到处奔走游玩,下沟,上塬,了解周围的环境。也到其他的各个村里看望同校的同学朋友或是在家的邻居的兄弟姐妹们。


  春耕开始了,我们也与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队里有两个突击小队,一个小队是由队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中年大叔与身体健壮的姑娘们组成的,可以叫做整劳力班。另一个小队是由我们五男四女,九名知青,和队上有吃奶孩子的中年婆娘们,身体不太舒服的中年大叔们,还有十几个学龄期没有上学的未成年的孩子们组成的半劳力班。由一个外号叫“老烧壶”的侯队长带领着我们干着各种农活。
  开始的时候做的“水土保持”,就是在沟坡上的梯田里加固加高周边的偃坝。先是找一些石头,摆放在周边上,再用土把石头埋起来,然后再把松土拍实。
  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开始做的叫“撤地”也就是平地,把犁地的大块土坷垃拍碎,再把高处的黄土平到凹处。接下来我们又开始运送肥料,在这之前,首先是将肥出圈,就是把牲口栏和羊圈里的粪便清除出来。
  出圈后就是“垒粪”,牛羊圈里每天都会撒一些干土,牛羊每天拉尿踩踏,清除出来的粪便很坚硬还有韧性,要把它捣碎,变成像粉面样的肥料,难度很大。


  “运送肥料”是磨炼我们的肩膀和毅力。一条扁担两只筐,走起路来左右晃。一点五公里的路程,一天要担着六十多斤的肥料来回跑二十几趟。十几天后,肩膀上凸起的骨头都被压平了,皮红肉肿,破皮,殷血,结疤,再破皮再结疤。
  “春播”时,我们这半劳力班的四十几人每天要下到大沟底下,用大镐刨土地。大沟下面有许多拐弯抹角旮旯处,大的地块像是打麦场,小的地块像是一间房屋,中等的像是一处院落的面积。侯队长带着种子,我们就用大镐刨开土地,再有人用铁耙子把土地荡平,撒了种子后再荡一次。


  我们每天三次下沟,先后种植了苋麻,蓖麻,韧,胡麻,大麦,黄豆,绿豆,红小豆,幔豆,黑豆,高粱,软糜子,硬糜子,谷子。我们种植的地块都是不在耕地面积范畴的,属于开荒地段。
  春播结束了又开始了“筑窑”,生产队要筑窑,一方面是队里有用房需要,二是打算给我们知青居住,因为我们进村后先是住在社员们的家里。筑窑主要的是土方工程,几千立方的土要上下里外倒腾好几遍。并且都是用人力肩担来完成的。首先是挖基础壕沟打地基,再就是堆土做模型,然后摆放砖块,安放缝隙卡瓦,浇灌泥浆,出窑洞土上窑背,做门脸,按门窗,几道工序下来,大家就忙活了一个多月。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担土,和泥,搬砖。有一种工具叫做石杵,当地人叫持子,用来把松软的土夯实。操作石杵的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打墙的时候两边横向用松木檩条,用苇弥子栏绑,再堆土夯实。
  和我一起同吃同住的沈浓生哥哥还有一个弟弟叫沈新生,在西安宿村插队,他们哥俩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都和我是朋友,可以说是他们在关心照顾着我!我和大毛哥哥去过几次西安宿村,还在他们那里住下过。二毛哥哥也与他朋友刘大伏哥哥来我们白家咀村几次。
  队里的农活也忙过一个段落,大毛哥哥就带着我准备去西安宿村看看弟弟。其实两个村子距离不是太远,只是要隔着大沟相望。我们到了西安宿村受到了村里几个哥哥姐姐们的热情接待,大家高高兴兴在一起聚餐,还喝了酒。我们也在村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了西安宿村,大毛哥哥说要到贝郊大队去看望几个朋友,到了贝郊村看到他们都比较忙,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就推说还有事情打了个照面就走了。


  回程路我们没有原路返回,直接向西翻了一道大沟,走了一条没有走过的路。临近麦收的季节,香风吹黄了麦穗,吹红了桃花,也吹出了人的倦意。时至中午的时候,我们走进了一个村庄,又热,又渴,又累。我们就打算找个人家讨点水喝。我们是由北向南走在一条南北大街上,看到有一家临街的大门敞开着一条缝隙,我们就走向那条街东边朝西的大门,轻轻的敲敲门,这时一位中年的大叔从里面开了门。我们赶紧的上前打招呼并自我介绍一下说:“大叔您好!我们是白家咀村的知青,去贝郊村见了一些同学朋友,走路走得有点口渴了,想找您要点水喝。”大叔看了看我们,就说:“好!进来坐吧!”我们跟着大叔进了院子,在窑洞前摆放着一张小八仙桌子,两位老人,一位中年阿姨,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围坐在桌子周围在吃午饭。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两位老人爷爷奶奶都很健壮,阿姨长得很美,她的微笑带着慈祥。两个孩子在七岁到十岁左右,女孩子可能是姐姐,她们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们笑了笑。大叔向老人家给我们做了介绍,老爷爷说:“搬两个小板凳,再拿两双筷子来,既然赶上饭食了,就一起吃吧!没有什么好的,将就一下吧!”我们推说还不饿,只是喝点水就好。老爷爷说:“我听说过你们知青的事情,这么小的年岁,离开父母这么远的路程,来这里过着熬煎的日子,干着这么重的体力活,看了就叫人心疼。你们记住,在这片黄土地上,处处有你们的亲人,处处是你们的家。你们不要客气随便吃点好有力气赶路啊!”听了这话,我们也就真的不客气了,顺从的坐在小板凳上,拿起了黑面馍馍,就着素炒的莴苣片,吃了起来,还喝着绿豆汤。


  大叔是这家的主要劳动力,年富力强很能干,他的家庭也是比较富裕,看他们家的窑洞的门面,厦子房和大门楼都修建得很讲究,很体面,院子也很宽阔,还种植了几棵杏树,此时正是硕果累累。大叔看到我的眼睛一直在看着大大的甜杏,就让八岁的儿子拿了一根竹竿在杏树上打了几杆儿,地上落下了一片黄里透红的甜杏。两个孩子收拾了一小盆,用水洗了摆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品尝。饭吃饱了,水喝足了,品尝了甜杏,我们千恩万谢的要离开了,大叔把我们送出大门又走了很远才返回,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常来家里玩儿。
  五十多年过去了,那幸福的一家六口人的面容仍然烙印在我的心里,他,她们的热情,慈祥,善良,淳朴,勤劳,忠诚时刻激励着我要向他,她们学习。老人家的话语时常出现在我的耳中,“在这片黄土地上处处有你们的亲人,处处是你们的家。”感人的黄土情滋润着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插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把延安洛川那片黄土地当做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时刻都在怀念着那里的亲人和我的家。
  我在山东胜利油田工作近四十年,偶然碰到是陕西人就感到格外亲切,谈话中就会提起我在延安插队的日日夜夜时时事事。他们也高兴的和我论做老乡。

石光伟(延安洛川插队北京知青,中石化石油工程物探公司胜利分公司职工已退休)
2025/03/03



往期回顾





自由诗《春之颂》
作者/石光伟

斗转星移,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又来到了你那爱的区域。
有人把你比作妻子,有人把你看成母亲。
用世间最美好的词语,最香的笔墨都无法表达你的美丽,你的柔情,你的慈爱。
酷暑严寒的冬天被你爱的春风吹到了一边,冰冻的土层在你爱的风吹过,有了松动,江河湖海被冰封的水面,融化了的水层迎着朝阳,迎着曙光大方异彩。
悬崖峭壁上的花之俏以自己的美丽,告诉大家你的来到。
野火烧不尽的原上草,迎着你的暖风,有了新的生命。南飞的候鸟,因着你的爱,又飞回原来的家。
燕子双双对对穿梭在屋檐下与河滩边,衔泥修筑爱巢,为自己孵化她们的儿女。
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开始它们新的生活。
湖畔岸边的垂柳,有嫩芽嫩叶生发,绿了长长的枝条。野地里的野花,开始奔放,开始争艳。
人们养殖的花,也以自己的美丽述说着自己的高贵。
春风吹拂召来了蜜蜂,召来了蝴蝶,蜜蜂穿梭在千万朵花丛之间,酿出了百花蜜。
千万的蝴蝶,穿着美丽的衣衫翩翩起舞,讲述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天下雨了,润物无声,催促麦苗快快成长。
榆树长出了榆钱,槐树长满了槐花。
池塘里的长出像伞一样的荷叶。
春播的季节来了,牛拉犁,牛拉耙,牛拉耧,牛拉车的场景已经不见,拖拉机机械代替了一切,虽然省时省力,却也少了一种欢快的场景。
清明祭扫,传统美德,祭奠伟人,纪念英雄,怀念亲朋好友,寄以哀思。献鲜花,敬美酒。
诗人作诗,画家作画,关注你,欣赏你,赞美你,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你的情意。
我很惭愧,多少年来,忙于艰难的生活,艰苦的工作,疏于对你的关注,少于对你的爱意。对你道歉赔礼。
你中和了酷暑与严寒,春风春雨是你爱的总和。你代表着善良,代表着慈爱,代表着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关怀。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力量,百花齐放流露着你的芳香。
我爱你春天,我要关注你,颂赞你,向你表达我的情意。
石光伟(延安洛川插队北京知青,中石化石油工程物探公司胜利分公司职工已退休)
2025/02/14




往期:

与外国人和进口设备接触的工作
    
作者/石光伟

    我是一九七五年被胜利油田招工开始了参与地震勘探寻找石油工作的。
  我所在的物探公司四大队,是在海滩和浅海区域施工的,就是在海水潮涨潮落地方寻找石油,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工作的。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始终使用着最原始的施工设备(人抬肩抗)进行最简单的方式,普查地下地质构造,分析可能出现储存石油的岩层。
  整个渤海湾沿海区域地形非常复杂潮沟纵横,杂草丛生,红荆棵和黄须菜遍地都是,表面的沙板地下面就是污泥,人站在上面没事,只要原地踏步几秒钟就会陷下去。我们常用的钻井车,水罐车,仪器车和解放运输卡车,都是用东方红75拖拉机用钢丝绳拖着向前行走,常常是工程车和拖拉机一同陷在烂泥中,有的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完成当天的施工任务,还要昼夜挖车。所以我们的工作非常辛苦,可是工作效率却非常低下。
  为了缓解我们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一九八六年春季,为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种设备。叫做(气垫船)是从英国引进的。在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花费了昂贵的外汇购买来的洋货,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胜利油田的领导非常重视,勒令我们立即组织一支队伍,与外国友人进行接触。一方面是举办一个学习班,学习外国设备的先进技术。一方面是到货场对设备进行组装,然后要测试和验收。
  我们物探公司和四大队的领导派我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且,对我很有信心。希望我能在短期内把该设备技术吃进去消化掉。
  我们参加学习班的有部分工程车司机,有一些在维修班工作的维修工,还有各个地震队的设备管理人员。学习班是在我们物探公司小礼堂举办的。出席会议的有胜利油田的领导和设备引进处的领导,还有几个翻译官。有我们物探公司的领导和设备科的领导,再就是我们四大队的领导和我们这些员工们。会场开始的时候比较混乱,人们都在议论纷纷的。这时一位领导对我们说:“请大家安静,我们的外国友人来了。”这时几位外事办的领导陪同着三个英国人和两个翻译走进会场。
  走在前面的一个英国人长得白白的皮肤,黄色的头发长在头顶的一圈,中间部位却是白色的头皮。蓝色的眼睛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中等身材。在他们三个人中算是个头目吧。另外一个人长得比较高大也比较英俊。就是他染着红色的嘴唇比较显眼。最后的一个人长得比较瘦小,满脸的胡须却是光秃的头顶让人看着不太舒服。他们的穿着并不是西装革履,而是牛仔裤,里面是棉质方格的棉衬,外面是一件风衣。
  第一个人走到讲台,后面跟着一个翻译,他说一句,翻译就翻一句。
  他给我们介绍了气垫船的型号,外形尺寸,材质和组成部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最高行进速度,气垫船的操作要领。他还说气垫船的操作是与驾驶飞机相似的也讲了许多气垫船的维护和保养。
  气垫船是由一条橡皮艇和储气围裙,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离合器,空气压缩机,螺旋桨,百叶窗,液压油泵,液压马达和操纵系统,驾驶舱等组成。
  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带动空气压缩机,向气垫围裙内注入足够的压缩空气,使气垫船漂浮起来。再就是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通过液压油管使液压马达旋转带动螺旋桨高速旋转。气垫船是依靠空气气流的变化完成向前推进的。再通过操作系统使百叶窗的叶片变换角度,来完成气垫船的行驶方向。只是气垫船不可以后进,就是没有倒挡。当时讲台上那个英国人骄傲的说他们的气垫船在顺风的情况下的时速能达到每小时九十公里。这时有人问到要是逆风会怎么样呢?那个英国人笑了笑说:“等于零。”接着他又说:“气垫船不能逆风行驶,只能做偏逆风迂回运动。”大家都笑了。理论学习一天就结束了,第二天我们来到东营港货场,进行验货,组装测试,验收和驾驶培训。
  那个时候东营港刚开始筹建,一条新建的通向东营港的公路上非常繁忙,来往的大型车辆都运载着建港材料。
  我们的货场是在五号桩附近,也是在那条道路的附近。这里新建了一家桩西宾馆,我们同行的大约有近百十口人,都住进了这家宾馆。宾馆距离货场很近,附近还有我们四大队的一个2187野外施工队的临时驻地。货场是临时推平的一块荒地,货物都是用大块的篷布遮盖着。
  我们许多人就开始揭开篷布,露出来崭新的设备。橡皮艇和气垫船的围裙都是黑色的,驾驶舱外部是橘黄色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安装好了的,只要做例行检查就可以测试的。在英国人的带领下,我们揭开许多篷布找到了油箱和电瓶,还有一些零配件与随机工具。
  这时我在想将来在使用过程中,橡皮艇和气垫围裙的损坏率一定会很高,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橡胶材质的粘补技术。于是我就让翻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英国人的那个小头目。英国人听了翻译的话,表示很高兴。于是翻译对我说:“老鬼子说他很高兴石先生您能够提出这样问题。他本来是打算过会再告诉你们的,刚好您说了,他立刻马上教给大家。”于是他就开始翻找橡皮气囊的修补工具和材料。
  那是两种类似牙膏袋样式的胶,一种是红色的,一种是绿色的,两种胶按比例搭配调匀,又用粗粒度的砂纸把橡皮气囊破漏处的周围和将要贴补的样板橡皮除污,摩擦打毛,然后把胶汁均匀的涂抹,晾晒到一定的程度进行贴补。其实与我们修补自行车内胎差不多,只是他们用的胶其强度特别好。在英国人的师范后,我也进行了多次尝试,他很满意的对我竖起的双手拇指。忙碌的一天过去了,我们都回到了宾馆吃饭休息。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餐就来到货场继续新一天的工作。一个惊人的场面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昨天摆放整齐的几艘气垫船,其中的一艘的气垫围裙的一条一米长的拉链被人用刀子割下来偷走了。
  大家都很惊讶,纷纷的围拢过来,只是大家都不说话,不知道该说什么或是需要做什么。英国人的脸色很复杂,气愤的看向四周,很想发作,却找不到根源,只觉得无话可说。奇怪的是我们的领导并不打算找出破坏者是谁,而是追寻是属于那方的责任。在没有签署验收报告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失盗现象,其责任是属于卖方的失职。
  从面相来看,三个英国人都是有脾气的人,那个小头目更是不好惹的人。此时他被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话可说。表情慌乱之中的他突然发现了我,脸上也由阴转晴有了笑容。他把翻译叫到一边交谈了一番,然后翻译向我走来,笑着说:“石师傅,老鬼子说,您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打算把这被破坏了的气垫船围裙割坏的长口子由您来修补,他非常相信您能够完成的。”这时那个英国人已经把我需用的物品都拿了过来。我也是哭笑不得,如果是工作中的损伤,就是再大的难度,我也义无反顾,可这是人为的破坏啊!我不知道那条拉链对他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行为真的是丢尽了我们中国人的脸!但是为了检验我的学习成绩,为了今后工作的完成,我只能欣然接受,无话可说了。整整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超难度的任务。英国人看过后高兴的给我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口里说出了一句非常生硬的中国话:“太好了,真完美。”我们算是熟悉了,每次见到我的时候都会说:“古的猫宁,米斯特石。”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对许多设备进行了组装,英国人使用的工具和零部件都不允许中国人触碰的,而我却是例外的。
  组装验收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就是训练驾驶员。而每次外出教练操作手的时候,英国人总是愿意让我参加。一天上午,英国人驾驶着一艘带驾驶舱的气垫船遨游在平坦的海滩上,不远处就是大海,蓝色的海水呈现一条线,还有许多白色的海鸥在空中飞翔,英国人口里吹着口哨。春风透过开着的窗子吹进来带着温暖还有海味的腥咸,他很是骄傲和自豪。
  他开了一会儿就让给他身边的一个叫常国祥的年轻操作手,让他来学习。
  常国祥谨慎的学习驾驶,开始开得速度不是很快。可是旁边的老师却不住的催促着让他加速。小常也只能听从老师的渐渐的开得快了起来。
  在一望无际的平坦的海滩上,突然一条很宽,很深的潮沟出现在眼前。气垫船没有刹车,常国祥只好松开手控油门。由于气垫船围裙的大量撒气,油门松开后又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于是整艘气垫船就墩坐在潮沟里,还把发动机憋熄了火。
  其实这怨不得常国祥,他是第一次学习驾驶的,没有经验,也是源于平时驾驶车辆的经验的正常反应。只是英国人接手后进行了多次启动发动机都不能成功。直到电瓶亏损为止。我们只好步行走到公路上搭车回到了驻地货场。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费了很多的挫折才把气垫船弄了回来,通过分解确定发动机报废了,这只能说明该发动机质量不过关。三个英国人搞了一个通宵,也没能够把发动机修好,等到我们来到货场的时候,英国人失踪了。他们留下了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最基本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就逃跑了,培训班不能继续了我们也回到了工作单位。
  后来我所在的2185队分配了七艘气垫船有四艘带驾驶舱的大型气垫船,三艘是不带驾驶舱的小型气垫船。这些气垫船我们不会使用,也没有可以使用气垫船的施工区域。当时我们的临时驻地是在山东省,沾化县东北方向的海防水库那里。所有的气垫船在驻地上闲置了一个施工工期。第二年我们又把这些气垫船运到了我们四大队的驻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风农场。在那里又闲置了三年之久,后来又运到了什么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最后的一句话可以说明,引进气垫船是盲目的,决策者不太了解该设备的工作环境,也不太了解我们滩海施工区域的复杂程度。整个过程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对我们的施工没有起到丝毫的帮助。一艘带驾驶舱的气垫船进口的价值是二十四万美元,一艘不带驾驶舱的气垫船的价值是十五万美元,我们一共进口的是二十四艘气垫船。
  通过这件事情,我总是觉得,外国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他们的设备也不是多么的先进,外国的月亮不比我们中国的月亮圆。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正确的对待自己,做好该做的事情,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我们的科学技术一定会世界领先!

石光伟(延安洛川插队北京知青,中石化物探公司胜利分公司职工已退休)

2025年2月10日








为国找油,滩海情

作者/石光伟

  那是2005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我们的物探公司四大队是在浅海和海滩寻找石油搞勘探开发工作的。由于使用的设备属于精、大、稀,多数是引进国外的设备。为了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时的维护保养,和系统的管理,早在2000年的时候成立了一个滩海设备队。其中有从美国引进的水陆两栖工程车,翻译过来叫罗利冈,该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维修,保养,车辆上的许多大型零部件都换成国产化了。还有几家合作单位为我们制作了整体框架,购买车辆的主要总成部件,制造了国产的罗利冈。唯独标志性的轮胎很难找到合作单位配套,仍然修补着旧轮胎继续使用。
  滩海设备队拥有几艘船,还是几年前曾经的236队与美国人合作,完成一个勘探项目后留下来的。其中有两艘测量定位船,两艘气枪震源船,一艘员工生活船,一艘地震波接受仪器船。还有五艘国产的线缆收放船。再就是新进口的(日产)橡皮艇近百条。   
  我们国家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也实行了招标制度。我们四大队已经压缩到只有两个在海上搞勘探开发的队伍。一个是2187队,一个是236队,其中哪个队伍中标拿下了勘探开发项目,都会与我们设备队合作。我们滩海设备队提供全套设备,和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配合该队的施工项目。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施工采用的是二维布控,单线激发,单线叠加覆盖,单线接收。五十米的接收线为一道,那个时候是24道接收,后来增加到48道接收。到了九十年代和两千年后。随着施工设备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新技术不断推广,我们的施工采用的方法已经变成了三维布控,面积激发,面积叠加覆盖,面积接收。接收的道数达到数千道。设备更新了,技术先进了,人员增多了。分辨率提高了,资料清晰,地下地质岩层查清楚了,但是,找到的石油储量却越来越少了。原因是,我们以前采用二维施工叫做大面积普查。寻找大面积的石油储量。后来我们采用三维施工,叫做区块详查或是叫精测。有的区域要反复施工反复勘测,来证实专家们的论证。就是说现在施工寻找的是剩余油。大面积的深厚的油层已经没有了,如果不是有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就连少量的剩余油也无法找到。所以有人说,现在自己产油,不如买油合算。
  2005年,我们滩海设备队配合2187队在山东东营港的区域,也就是黄河入海的地方进行三维地震搞勘探。队伍分成两部分人在两种地形进行两种方法的施工。在潮水涨落的滩涂区域,用钻机打炮井下放成型的TNT炸药和雷管,引爆激发地震波。在浅海的海水里用气枪船携带的气枪作为震源激发地震波。这里是施工最艰难的区域。海陆连接,地形复杂,海里养殖区域庞大,关系复杂很难处理。从春节开始施工一直干到十一月底才肯下了这块硬骨头。
  在我们的施工接近尾声,快要收工的时候,队里的一个叫宁凡录的橡皮艇操作手,突然得了精神病。一天的晚上晚饭后,宿舍里的人们都劳累一天了,早早的休息了。这时这个小宁却突然情绪暴躁起来,眼睛发直,口齿不清,不停的骂人,用拳头捶打床铺,谁劝也不听。最后大家无奈,只好用绳子把他捆绑起来。领导知道了就连夜派车把他送到了东营胜利医院精神病科。后来听别人说起他得病的起因,有一天的夜晚,他操作着橡皮艇在深海里执行运输任务,途中挂机的发动机突然熄火了,多次启动都不行,这时有一艘大型船只正向着他这里高速驶来,眼看就到了跟前,当时他是又着急,又是惊吓,最后一次启动终于成功了,他开动挂机迅速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那艘大船也到了他的那个位置,大船的行驶涌起很高的波浪又差点把他的挂机涌翻,总算是逃过一劫,此事给他留下阴影,想起来后怕。所以就有了精神方面的问题,队上把小宁送到了精神病科住院了,又从我们维修班抽派人去陪床我也被派去了。
  精神病科是在胜利医院最后面的小楼第三层,我们上到三楼看到有一个门亮着灯,就敲敲门,门上的一个小窗户打开了,一个值班医生问我们有什么事,我们告诉她,我们的一位同事刚住进来,我们是来陪床的,她关了窗户打开门让我们进去。她的这个房间是有前后两个门的,我们进来的是对外开的门,再从对内开的门出来,就是精神病科病房走廊。看到有二三十个精神病人站在走廊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各个都是眼睛无神,直眉瞪眼的。我以前最害怕的就是精神病人。偏偏我们要陪床的小宁的病房安排在最里面。要到他的病房前就要走过整个走廊,还要与二三十个精神病人擦肩而过。我当时心里在打鼓,头皮发麻,贴着走廊的墙壁小心谨慎的向前迈着小碎步,缓缓的向前走着。这时一个病人看到了我,在十几米处向我走来,我赶紧收住脚步站在原地,看着他的举动,他目无光,眼无神,也不斜视,直眉瞪眼的一步一步的走到我跟前,把脸贴近我的脸,低声的问我:“有烟吗?”我一听他是向我要烟抽,我赶紧拿出来烟递给他一支烟,还给他点着火。他抽了一口,享受的一呲牙说了一声:“谢谢!”转身就离开了。这时其他的病人看到有人发烟了,就都来到我跟前伸出手来,意思也是要烟抽,我就壮着胆子给他们一一的发了烟,大家都高兴的抽着烟,摇晃着脑袋,扭着身子在走廊里溜达着。这时我好像是比以前胆子大了,就快步来到小宁的病房。
  也不知道医院给小宁是如何治疗的,此时的他还算是比较安静清醒。由于我们的关系比较好,他还是认得我的,见到我就叫了一声:“石师傅,您来了!”那年我们发放的工作服是大红色的棉衣棉裤,还有罩衣,罩裤也都是大红色的,我觉得没法穿就一直放着,今天看到小宁穿着一身大红的棉袄棉裤,特别耀眼。我见到他就一直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看来他是真的有病了,不是装出来的。原来爱说爱笑的人,现在在我这个老大哥面前,也没有话要跟我说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是挺听话的睡下了,我始终不敢睡,怕他夜间发作,凭我的力气根本就制服不了他。到深夜了,他突然坐了起来,我以为他要去卫生间方便的,结果他下了床就钻到就床的下面,躺在地上又要睡觉。我怕他着凉,就壮着胆子用手拍了拍他,叫着:“小宁,小宁,到床上来睡吧!地上凉。”他做了起来,看看我,又看看周围,最后又自己爬到床上睡觉了。我提心吊胆的一夜也没怎么睡。我们有六个人,分为三个班陪床,每个班值班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的晚上,有人来替换我们。
  开始小宁住在大房间里,病房里有四个病人,后来,他的山东省章丘市的爱人来了,就给他换了单间。我们陪床的属于单位的照顾,虽然他爱人来了,我们还是照旧陪床。我们来的次数多了,和一些病人也有些眼熟了,我也不再害怕了。在大房间的时候,有一个病人是比较清醒的,我问他是得了什么病,他告诉我他是个爱喝酒的人,酒德不好,经常酒后闹事,家里人们为了让他戒酒,就把他送到这里来了。还有一个十几岁小男孩儿,也不像是有精神病的样子,他很安静,没听见过他说话的声音,每天按时吃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
  小宁的爱人来了,医院给他换了一个单间,是靠近值班室的,也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医院里的病人都是男士,所以没有女卫生间。他爱人要上卫生间的时候还让我在卫生间门口为她看门,防止其他的男病人误入卫生间。我也觉得既然我与小宁是朋友,为他爱人看守卫生间的门也是无所谓的。小宁见到自己的爱人好像是陌生人一样,没有那种做丈夫的与妻子该有的那种亲热劲儿,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她怪可怜的。我们也陪伴着小宁经常的到各个科去做一些系列检查。直到他爱人与我们的领导协商好了,让她把小宁带回老家去,慢慢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关于小宁的待遇问题也做了决定。小宁是因公得病的,在暂时治疗期间都按出勤计算,职工享受的一切待遇小宁都可以享受。这样,我们单位又派了专车,把小宁和他爱人一同送回了章丘老家。小宁后来是怎样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他没有来过,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我对他的遭遇很是同情,也十分的想念这个年轻的朋友,我能做的就是在心里为他的全家人祈祷和祝福!

石光伟(延安洛川插队北京知青,中石化,石油工程,物探公司,胜利分公司职工已退休)

2025/02/11



“遥忆大西北”编委会


总顾问:丁巨元、忽培元、周秉和

总 编:张庭学

主 任:何晓新

副主任:梁 军


本期编辑:合适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