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念展馆 > 孙成民: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现址探源

孙成民: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现址探源

2020年06月09日 22:50:51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访问量:1156 作者:孙成民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月华乡的西昌知青博物馆,是在1966年初建立的四川省青年农场遗址上,经西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直接投资于2010年11月20日建立起来的。原省青年农场用“干打垒”精神建起的10多孔窑洞至今都还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知青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本文搜集大量原始资料,力图再现当年这批下乡知青建窑、创业的一些场景,以保存其史料,挖掘其内涵。

一、青年农场的筹建

四川省青年农场筹建于1965年底,它的筹建在当时是有较深厚背景的。

首先是自1962年四川开始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城镇知青下乡上山,特别是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并明确指出这是“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进行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以后,四川当时已动员组织了61894名城镇知青下乡上山到农村。这是筹建省青年农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其次是在1965年8月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的安置工作座谈会上,研究制定了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西南地区的安置布局是:配合三线和一线建设,下乡知青主要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四川平原人口太密,重点放在开发大巴山,包括达县专区、西昌专区和凉山州地区。这为四川组织城市知青到西昌开发民族经济提供了新的政治动员思路。

再次是在城镇下乡知青的安置形式上,自1965年7月下旬省安置领导小组召开社办场安置城市知青现场会议以后,四川省委在11月发出的文件中确定把社办场作为今后安置知青的主要形式。社办场安置形式的确定,为在成片可开垦荒山坡地建设安置容量更大的青年农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最后是当时从上到下都在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蹲点调查,“搞试验田”,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全省知青动员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的省安置办必然要紧跟形势,联系实际,抓点带面,探求新路。因此,筹建省青年农场的议题很自然地被提上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这些重要背景和现实思考,直接反映在1965年12月省安置办向省委正式提出筹建省青年农场的报告之中。省安置办当时提出这一计划的思想指导是: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及中央关于“上山下乡、开发山区、占领山头”的指示,根据四川尚有大片荒地需要开发的特点,从社会主义长远建设着眼以及解决四川民族地区的问题,和为今后在这大片荒地上安置知青找出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以及贯彻学大寨的精神。

对于建立省青年农场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省安置办当时是这样考虑的:用略高于中央规定插队经费每人250元的标准,共15万元,安置600名青年,准备用5至10年的时间,创建一个现代化的农、林、牧、副、渔、农、工、兵、学、商,场社结合,场校结合,学校大、中、小结合,逐渐缩小三大差别的新型农场。

很显然,这些思路与设想,把安置城镇知青与备战备荒、建设“三线”结合起来,与开发荒地、建设山区结合起来,与解决四川民族地区问题结合起来,与探索安置知青新途径结合起来,而且从长远来看,与创建现代化的新型农场结合起来,理所当然地受到四川省委的重视和支持。在请示省委书记处书记赵苍壁、杨万选和书记处候补书记张力行,并得到他们的鼓励与赞同后,省安置办赓即与西昌地委协商并得到同意,决定在位于西昌县新华公社的一片宜农、宜牧、宜林荒地上建立四川省青年农场。

二、白手起家建窑洞

1966年1月中旬,省安置办主任樊执中率队来到西昌县新华公社现场办公,从场址的勘察,到建设的规划,从“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口号的提出,到“先生产、后福利”方针的确定,他都亲自参加研究并拍板。1月下旬,先遣队25人进场;其后,2月3日和6日,成都市300多名知青先后奔赴农场;4月初,又有40多名成都知青进场;5月中旬,内江市240多名知青到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开赴进场知青600多名。他们年龄大多在16岁至19岁之间,绝大部分是刚出校门的1965级高初中应届毕业生。

当第一批知青到达农场时,樊执中又来到青年农场蹲点指导,并与青年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加强对省青年农场的具体领导,省安置办抽调杨俊烈、钱厚福两名干部驻场,分别担任农场场长和党支部书记。农场建制除场部外,下设5个中队,其中3个中队主要承担大田作业,1个中队重点搞基建,还有1个中队搞后勤保障工作,中队下设排、班。场部设在新华公社地界内,在毗邻的松林公社界内还建有分场。共青团组织设有团委、团支部、团小组。除场长、党支书外,其余职务都由知青自己担任。此外,还临时在外单位借调1名汽车驾驶员和1名推土机手前来工作。

建场一开始,就遇到很多困难。场地是一片荒芜数百年的大石滩,没有住房,没有骨干,经费很少,来自成都、内江两地的600多名下乡知青仅由两名干部带领,困难重重。好在当时从省到专、县,以及公社各级都支持创办省青年农场,并从精神、物质、技术、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经费很少,他们就在15万元经费中留下5万元作为生活费,按每人每月7元计算1年时间,用于集体生活开支(后每人发零用钱0.5元/月);其余的钱大部投分入生产,购买机械设备及其他必需的生产工具。

没有住房,他们就向省农业厅暂借十几顶帐篷,自己动手搭建,睡在地铺上。为了节省经费,他们从建场一开始就决定不用很多的资金盖房屋。根据测算,按传统方式建场修屋,仅解决住房问题就得用去9万元,再加上生活开支,全部经费基本用到吃、住上去了,农场生产就难以搞起来。因此,农场决定先将经费主要用于生产,住房的问题采用“干打垒”的办法,以自己动手修建窑洞来解决。

修建窑洞的问题提出后,遇到的问题是无技术人员,无成套的修建工具,更无修建窑洞的经验。这对生长在四川的青年、干部和工人来说极其陌生,过去从未见过,更不敢设想自己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场就从灌县请来一个修过窑洞的工人作指导,并在场内介绍北方用土坯修窑洞的作法,组织参观城门涵洞,讲解修窑洞的意义、方法等。在农场党支部的领导下,脸盆、扁担、撮箕、锄头等便成为了修建窑洞的工具。在修建中,青年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天明干到深夜,打着火把,提着马灯,磨窑顶,筑土墙,战雨天,防倒塌,干得热火朝天。

刚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在配料及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雨季时就垮塌了两个正在建的窑洞。他们针对出现垮塌的情况,在施工细节上具体分析、研究,发现用土坯制拱顶不结实。在改进的方法上,他们听说三合土砖结实耐用,准备用三合土砖试建,但这样得用不少的木料做木盒,同时花的时间也较长。后来,他们发现路旁有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坟墓,系用三合土制成,而且经久耐用。于是,他们就组织部分青年、干部、工人一道去对这座古坟墓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大家商议决定,用三合土拱制窑顶。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奋战,第一、二批共修建起26个窑洞,总面积1160平方米,可住500多人;其中用三合土拱制的680平方米窑洞,样式美观大方、坚固结实,经受住了大风大雨的考验。在总结前两批修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农场第三批窑洞的修建规格确定为“长11米、宽3.5米、高3.5米、土墙厚70公分、三合土顶厚16公分,三合土系用石灰、细沙、碎石制成,比例为1:2:3”,使得窑洞的建设质量提高。

窑洞建起后,知青们就从几十里外的山沟里伐运来一些树干和箭竹,用来搭建床架和床铺。窑洞里的床铺分成上下两层通铺,从简易梯架爬上爬下,每个窑洞都住上20多人。大家和和融融生活在一起,互相关心,彼此体谅,尤如一个大家庭。

三、艰苦创业初见效

对于通过修建窑洞来解决农场知青的住房问题,省安置办在向省委的报告中写到,这种延安式的窑洞是解决下乡知青住房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最大特点是造价低廉,就地取材。修建一个48平方米的窑洞,除备料外,从起墙基到全部竣工,只需150个劳动日,不用到外地去运木材、运砖瓦,每个窑洞只需2.5吨石灰,价值100元,如按农场1966年的工分日值0.35元计算,每平方米造价仅为3.17元;如按西昌地区建筑工人工资每日0.8元计算,每平方米造价为4.58元,只相当于修建瓦房每平方米25元造价的18.3%。修窑洞不用钢筋、水泥,除制门需少量木料外,其他不需用一点木料,还解决了修建房屋与工业建设争木材的矛盾。同时,新修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且样式新颖,坚固结实,受到当地社员的好评。

修建窑洞解决下乡知青的住房问题,使省青年农场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了添制农具、购买机器等生产方面来。农场先后购买了拖拉机2台,柴油机3台,磨粉机、粉碎机、榨油机、汽车各1部,打米机2部,喷雾器11部以及其他农具,并成立了一些为农场生产服务的小型工业组,如铁工组、木工组、机电组等。除榨油机需在收割后才使用外,其余机械设备大都很快投入了生产,其中拖拉机开垦荒地2000多亩、改土12亩,为农场生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也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打米机每天可为附近社员打谷子2万多斤,为农场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当地社员的急需。

省青年农场修建窑洞的做法很快得到省安置办的推广,不到一个月时间,前往西昌县新华公社参观考察的就有来自乐山、涪陵、万县等专区以及西昌专区各部门、各县的领导等。万县专区安置办领导从西昌参观窑洞归来后,专门向地委作出汇报,并提出试建一排7孔窑洞,以摸索经验,来解决半农半读劳动大学的住房问题,也为今后解决城镇下乡知青的住房问题找到一条出路。他们的方案很快得到地委领导的批准。他们新建的窑洞宿舍每孔长6.6米,宽4米,洞内面积26.4平方米,可住12人,洞内安放双层木床6乘,固定在两边墙壁上,既节省木料,又坚固耐用。据测算,他们所建窑洞,比修建砖木结构和青瓦屋顶的平房,节省木材88%,造价降低34.7%;不用一匹青瓦、一寸钢筋,水泥也比修拱顶老办法节省近50%。1966年6月下旬,万县专区安置办组织各县、市安置办人员到窑洞所在地的巫山县福田公社进行了参观学习。

四川省青年农场在初创阶段,成都、内江等地的600多名知青,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到一年时间,就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开垦出2500多亩荒地,播种1800多亩,收花生4万余公斤,收黄豆、玉米等油粮作物5万余公斤;葡萄成活6千多棵,蓖麻子成活3万多株;修建了一批窑洞和100多平方米的厨房,捡荒石垒砌的石埂达10万立方米以上,为扩大耕地、生产粮食、改善条件、建设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文化、技术和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还通过修建窑洞解决下乡知青的住房问题,特别是体现其中的勇往直前、艰辛创业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文革”运动的爆发,以及后来全省“撤场插队”的开展,以至一批又一批新下乡知青实行插队安置的进行,省青年农场的知青除少数从当地转走投亲、病残回城等以外,大部分就近安置在冕宁县农村插队落户。至1970年11月中旬,省青年农场撤场工作全部结束。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本文原标题《“四川省青年农场”创建始末》,注释从略,刊于《当代史资料》2014年第1期。)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