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帮曾经上山下乡的老知识青年开始那样地眷恋那块曾经陪伴过我们那么多年的土地。
我们结伴回去,争相为那里的脱贫致富找门路;我们争先恐后捐款,为改变我们曾经待过的农村的落后面貌;我们愿意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做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如此心甘情愿?因为所有的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知青。
在今天的中国,知青已经不是两个普通的汉字。它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群体的符号,代表的是一段历史。那时候,所有的知青都有一股向上的精神和蓬勃的活力,都觉得自己是一项伟大的社会活动的主人,历史把一项改造世界的伟大工作交给了我们。整整十来年,最后,我们发现,我们不仅在学习改造世界,也在岁月和生活中磨练了自己、锻打了自己。于是,在祖国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这个被蹉跎岁月历练过的群体,成为了改造社会和建设新生活的生力军。这支从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走出来的队伍,一干就是三四十年。一晃儿,我们老了。不过,这些人没有整天抱怨“老天不公”“不堪回首”,而是掏心窝儿地说:“青春无悔”。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军垦战士写了一首歌词:“说不清的黑土地,为什么这样有魅力,引得多少好儿女,千里万里来寻你。害得多少好儿女,天涯海角也想你。青春给了你,命运你拿去,我倒反觉欠着你,说不清的黑土地,为什么这么神奇。”老知青们把它谱上曲,找个好嗓子的领头,大家一起唱,唱得每个人都泪眼婆娑。
无论是黄土高原的梁家河,还是北大荒的北京村;无论是山西曲沃的茅草屋,还是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至今还有不断的笑声,在讲述那几十年前一个个愣头青改天换地的小故事。就是在那里,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一批批青年人长大了,经受住风吹日晒的孩子们变成汉子了,今天,他们长成支撑伟大祖国的大树了。那些讲故事的人说:因为扎根深,所以枝叶茂;因为有营养,所以干粗壮,他们是支撑伟大民族身躯的脊梁!
如今,我也到了古稀之年,但我还是以虔诚的心情,写下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黑色是思绪的指向,白色是记忆的符号,绿色包裹着多少画面,蓝色已经变为今天的寻找。棕色是起居的伙伴,红色是不隐瞒的骄傲,黄色不是意识的隐喻,它是饱裹肚囊的佳肴。灰色只是被淡忘的一页,而粉色倒是能引来偷偷摸摸地嬉笑。偶尔的橙色是拉合辫房旁边的树叶,紫色只出现在收工挂锄后,天边的云梢。透明的是现在的心境,难忘的是那时的味道。颜色是一帮老知青的信念,明亮是从那时一直吹到今天的号角。
是呀,一辈子都忘不了哟,那也是我们的家呀,属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爱不够的家!
(作者为著名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资料图)姜昆即興揮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