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散文 > 北大荒知青网 | 迟子建:关于年货的记忆

北大荒知青网 | 迟子建:关于年货的记忆

2024年02月08日 22:31:19 来源:齐鲁网 访问量:1034 作者:迟子建
我对年货的记忆,是从腊月宰猪开始的。
三四十年前,大兴安岭山林小镇的人家,没有不养猪的。一般的人家是春天抓猪仔,喂上一年,不管它长多大,进了腊月门,屠夫就提着刀,上门要它们的命了。猪挨宰时嗷嗷叫着,乌鸦闻着血腥味,呀呀叫着飞来。不过好的屠夫,会让它连一滴血都尝不着。血被接到盆里,灌了血肠吃了!猪被大卸八块后,家家会敞开肚子吃顿肉,然后把余下的作为年货,存在仓房的大木箱里。怕它风干了味道不好,人们在储肉箱里撒上雪。大兴安岭不趁别的,就趁雪花,你想撒多少就撒多少。有的人家图省心,干脆把肉埋在院子的雪堆里。可是吃的时候去拿,发现肉少了!在黑夜里做强盗的不是人,而是那些会倒洞的黄鼠狼!它们有拖走东西的本事。
有了猪肉,除夕夜的肉馅饺子就有了主心骨。可光有肉还不行,那夜的餐桌上,还必须有鸡,有鱼,有豆腐,有苹果,有芹菜和葱。鸡是“吉利”;鱼是“富余”,豆腐是“福气”,苹果是“平安”,芹菜是“勤劳”,葱则是“聪明”,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
腊月宰过猪,就得宰鸡了。宰猪要请屠夫,宰鸡一般人家的女主人就能做。鸡架在霜降时,就从院子抬进了灶房,跟人一起生活了。这些过冬的鸡,基本都是母鸡,养它们是为了来年继续生蛋,而鸡架的大公鸡,不过一两只,主人留它们,是为了年夜饭,所以只能活半冬。公鸡死后,我们会把它身上漂亮的羽毛拔下来,以铜钱为垫,做鸡毛毽子,算是女孩子献给自己的年礼吧。
年三十餐桌上的鱼,通常是冻鱼,胖头鱼、鲅鱼、刀鱼之类。这是供给制时代,能够买到的鱼。做鱼不能剁掉头尾,说是“有头有尾”,年景才好。女主人的菜刀要是不慎伤及头尾,就会很慌张,担心未来的日子起波折,所以过年时的菜刀不敢磨得太快。在鱼身上,除了防菜刀,还得防猫。闻着腥的猫,两眼放光,你一不留神,大半条鱼就被它消灭了!所以很多人家的猫,这时会被关在小黑屋。人在过年,猫在受苦,它的忧伤可想而知了。
有没有吃到鲜鱼的可能呢?那得看家中男主人捕鱼的本领和运气了。在冰河凿口冰眼,下片渔网,有时能捕到葫芦籽和柳根鱼。这类鱼都不大,上不了席面。谁要是捉到鲶鱼和花翅子,那就是中了彩了!
比起鲜鱼,豆腐就很容易获得了。我们小镇有两爿豆腐房,得到豆腐除了用钱,还可用黄豆换。一般来说,换干豆腐,比水豆腐用的黄豆多。男人们扛着豆子去豆腐房时,你从他们肩上袋子的大小上,就能看出这家过年需要多少豆腐。莹白如玉的水豆腐进了家门,无非两种命运,一种切成小方块进了油锅,炸成金黄的豆腐泡,另一种则直接摆在户外的木板上,等它们冻实心了,装进布袋,随吃随取。
年夜饭中唯一的冷盘,就是苹果了。苹果可用鲜的,也可用罐头的。我们那时更喜欢罐头的,因为它甜!这两种苹果的获得,都是在供销社,拿钱来买。除了买苹果,我们还要买烟酒糖茶,花生瓜子,油盐酱醋,冻柿子冻梨。最重要的是,买上一摞新碗新盘子,再加一把筷子,意谓添丁进口,家族兴旺。
在置办年货上,家中的每个人都会行动起来,各司其职。主妇们要去供销社扯来一块块布,求裁缝裁剪了,踏着缝纫机给一家人做新衣。腊月里猪的号叫,总是和着缝纫机的嗒嗒声。缝纫机上的活儿忙完了,她们还得蒸各色年干粮,馒头、豆包、糖三角、菜包等等。馒头这时成了爱美的小姑娘,女人们会用筷子蘸着印泥,在正中央给它点上一枚圆圆的红点,那是馒头的眉心吧。除了这些,她们还要做油炸江米条和蕉叶子,作为春节的小点心。
那些平素淘气惯了的男孩子,这时候也得规规矩矩地忙年。他们负责买鞭炮,买回后放到热炕上,让它干燥着,这样燃放起来更响亮。他们得拿起斧头,劈一堆细细的松木柈子,让除夕夜的灶火旺旺的!
那时还没有印刷的春联,作为校长的父亲,因毛笔字写得好,腊月里就有很多人家求他写春联和“福”字。人们送来红纸,我帮着裁纸,父亲挥毫。写好一副,待墨迹干了,就把它卷起放到一边,写另外一家的。有时父亲让我编写春联,他也采纳过一副,是贴在仓房上的,记忆中我把他的小名“满仓”嵌了进去。
小年前后,我会和邻居的女孩子搭伴,进城买年画。母亲嘱咐我,画面中带老虎的不能买,尤其是下山虎;表现英雄人物的不能买,这样的年画不喜气。她喜欢画面中有鲤鱼元宝的,有麒麟凤凰的,有鸳鸯蝴蝶的,有寿桃花卉的。而父亲喜欢古典人物图画的,像《红楼梦》、《水浒传》故事的年画。母亲在家说了算,所以我买的年画,以她的审美为主,父亲的为辅。这样的年画铺展开来,就是一个理想国。
买完年画,我们会去百货商店,给自己选择头绫子、发卡、袜子、假领子,再买上几包红蜡烛和两副扑克牌。
人们为自己办年货,也为离世的亲人办年货。逝去的人,未必坟茔就在近前。所以小年一过,小镇的十字路口,会腾起团团火光。人们烧纸钱时,不忘了淋上酒,撒上香烟。年三十的饺子出锅后,盛出的头三个饺子,要供在亲人的灵位前,请他们品尝。
我怀念三四十年前的年,可是这样的年,一去不复返了!在我对年货的回忆中,《牡丹亭》中那句最著名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不止一次在我心中鸣响。好在繁华落尽,我心存有余香,光影消逝,仍有一脉烛火在记忆中跳荡,让我依然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

作者简介:
迟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原文2021-01-16刊发

附:
人物|“群山之巅”上的迟子建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火了。

如果说2022年的直播带货为这本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带来了瞬时的巨大销量,让它有了和更广泛的读者接触的机会,那么2023年图书销量榜上居高不下的排名,则意味着迟子建经受住了市场的洗礼,以文学性真正站到了属于自己的“群山之巅”。

图| 迟子建近影

  

01 走进北极村

如果迟子建再火一部作品,我希望是《北极村童话》。

“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图| 在大兴安岭师范读书时的迟子建

这是《北极村童话》开篇的引子,写于迟子建的二十岁。它像施了魔法一样,把当年还是高中生的我,一步一步引入迟子建的文字世界。

春天解冻时轰然作响的冰排。夏至前后不会天黑的白夜。独居一隅的俄罗斯老奶奶。打马而过的鄂伦春人。使鹿的鄂温克人。木刻楞。达子香。北极光。

我对迟子建笔下的世界信以为真,以致我填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黑龙江,总感觉心理距离很近。

上学的时候是穷学生,我第一次北极村之旅反倒是到北京参加工作之后。那是夏至之后的几天,我见识了真正的白夜,也知道了在北极村也许并不能看到北极光。那里所有的事物都以“最北”冠名:最北学校、最北邮局、最北银行、最北哨所……我是去“找北”的。

我找到北了吗?或者说,我找到迟子建笔下的北极村了吗?好像没有。我连迟子建姥姥家在哪里都没找到。但我看着一座座斑驳的木刻楞房子,房前摇曳着金光灿烂的向日葵,好像每一座木刻楞里都住着一个童年的迟子建,还有她的姥姥。

在友人的介绍下,我参观了最北学校,走进了子建文学社。活动教室里陈列着校本教材,全部是用迟子建的作品编写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我的世界下雪了》《朋友们来看雪吧》……光默念这些题目就美到无言,忽然就羡慕起这所学校的孩子,他们能读到用堪称典范的汉语创作的属于家乡的文字。

是的,漠河的北极村是迟子建的出生地,她凭笔力“拓展”了北极村的疆域,把世界各地的读者感召来,成为北极村的精神村民。

02  她就是传奇

迟子建无疑是传奇的。

苏童曾说过:“大约没有一个作家的故乡会比迟子建的故乡更加先声夺人了。”这说的是北极村。

她还有一个传奇的写作习惯,那就是她现在虽然可以用电脑写作,但仍未放弃手写。

文学荣誉方面,她更是传奇到让人“羡慕嫉妒恨”了,她是少有的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44岁就拿到了茅盾文学奖。

此外,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直播带货的年代,难免“浮躁”,她却以一本端正严肃的纯文学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创造了销量奇迹,已达三百万册。

还有那场人生中的意外。那场意外之后,她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写到了一个出了车祸的魔术师丈夫,于是人们开始揣测这个情节与她之间的关联。还有人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说“怎么一场接一场地写死亡啊”。她曾说“所有的生,其实都是死亡的前奏,只不过时间不同而已”,有人懂,有人不懂,好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既然她可以直面死亡的书写,那她至少在往前走。偶尔回首,提及从前,她是那样平静。

这些年,我发现她的作者简介里不再出现《越过云层的晴朗》,也许是因为在写作这部长篇的过程中,她有他的陪伴。我记得,她说过,写作第一章时,她会念片段给他听的。

03  “灯迷”眼中的她

在普通读者那里,迟子建就是迟子建;在“灯迷”和朋友们口中,迟子建叫迟子。

迟子生于元宵节,她的小名叫迎灯,所以当年我们混迹在百度迟子建吧的时候,给迟子建的忠实读者起了“灯迷”这个昵称。而我当时是迟子建吧的吧主。

那时候,百度贴吧是个讨论兴趣话题的好地方。我们经常在贴吧里分享阅读迟子小说的感受,勤劳一点儿的“灯迷”还会把迟子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最新小说“搬运”到贴吧里,常常是好几万字,全部是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那时候网友的法律意识淡薄,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侵权行为。

“灯迷”们总想多爱她一点,有时候甚至显得过于盛大。2010年11月,真正意义上的“头号书迷”梦遥策划了一场手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灯迷”参与了抄写。为了把每位灯迷抄写的文字无缝衔接起来,梦遥按照书中的“清晨” “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章,把我们分成四组,组内进行接力,上一个人抄满最后一个字,告诉下一个人从哪个字抄起。

图| 1995年,迟子建在山上采野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迟子知道了那个贴吧,经常会在贴吧里潜水。这个情况我大约是从一个在比利时留学的“灯迷”那里得知的,她和我当时都是百度贴吧的吧主。后来我从她那里得到了迟子的电子邮箱,开始跟迟子建立起联系。

说起来,我跟迟子真正的相识有点儿不可思议。

之所以与迟子直接取得联系,是因为2011年春天,我和另外两个“灯迷”要护送330多页的手抄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把它作为迟到的生日礼物亲手交给迟子。此外还有一本近100页的感言集,里面全是参加手抄书活动的“灯迷”写给作家的“情书”。迟子说,这是她会珍藏一辈子的礼物。

那次是迟子请我们吃的饭,迟子问我们想喝点儿什么,我心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答案是:红酒!因为迟子在文章里好多次写过,喜欢独自在家喝点儿红酒。但由于是第一次见面,我们都不太敢拿主意。只听迟子说,那就来点儿红酒吧,喝到微醺,待会儿上台好发言。

那次饭后,她要在单向空间领一个咖啡馆小说奖。于是就留下一张我和迟子举着红酒杯的照片,我们好像在说着什么,那时我还是一副青涩的模样。

图|2011年,作者孙玉虎第一次和迟子建见面

那是我跟迟子离得最近的一次。平时我很少给她发短信或者邮件,只是在每年的元宵节问候一下,祝她生日快乐。

这是我所理解的作家和读者的边界感。哪怕我后来责编了六本迟子的书,哪怕她在纪录片里说我们几个“头号书迷”是她的家人般的存在。

我和迟子一共只见过四面,都是在北京的读者见面会或者名家讲座上。有时候她在台上讲着讲着,突然会提到台下的我,我立马正襟危坐,努力面不改色,就好像在课堂上被喜欢的老师表扬了一样。

04  80岁的约定

比起走近她的生活,我更喜欢从迟子的文字里去感知她的世界。

读近年的《烟火漫卷》等新作时,我隐隐感觉到,也许迟子开始用微信了,于是向她求证。迟子予以否认,我惊叹道:迟子,你处理间接经验的手法太出神入化啦。

三年前,我从新闻上看到迟子升任了更重要的职位,突然担心会分散她的精力。直到陆续在期刊上看到她钩沉东北历史的小说新作《喝汤的声音》《白釉黑花罐与碑桥》《碾压甲骨的车轮》,才知道她在公务之余,一直在向前探索,她在另一个领域的经验反而丰富了她的小说世界。

每当看到有网友评论说“原来迟子建是女作家啊”,我都会哈哈一笑,谁让她时而化身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时而像史官一样记录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时而带我们重返一百多年前哈尔滨东北鼠疫大爆发的现场呢?

当写作时,她就是文字世界里呼风唤雨的王。性别从来没有限制过她。

图| 2023年10月底,迟子建在苹果园

我想起2017年的一天,迟子给我打来电话,祝贺我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时她用开玩笑的语气埋怨道,怎么不跟我们分享这个喜讯呢?说得我很惭愧,不知道该怎么接她的话。电话那头的迟子仿佛觉察到了我的窘迫,朗声大笑道:“我跟你开玩笑呢!”

迟子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作家朋友,无论她是否处在“群山之巅”。

可爱的她会和我们约定,等她到了80岁,也依然要写小说,哪怕只写一页纸那么长。到时候,我们“灯迷”就围着温暖的炉火,听她用那独具辨识度的声音念她新写的故事。(孙玉虎)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孙玉虎    2023-11-05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