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京津沪渝豫 > 张健:40年的思念在草原

张健:40年的思念在草原

2020年05月30日 22:03:20 来源:正北方网 访问量:818 作者:张泊寒

张健在看姐姐的革命烈士证书

1970年6月3日,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19岁的天津知青张勇为抢救落入克鲁伦河中的羊群,不幸牺牲。

张勇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报道了她的事迹。她的事迹还被创作成诗歌、歌曲、剧本、对口词、连环画等作品,成为当时激励人们报效国家的生动教材。

40年来,张勇的弟弟张健一直怀着深深的思念,诉说着姐弟情深……

噩耗传来全家震惊

1970年6月3日,对于家人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日子!

这一天,接到了你牺牲的噩耗,全家人都惊呆了!自从你一年前离家到内蒙古插队,已是整整13个月的时间。这13个月里,全家人是何等思念你呀,期盼着你能够回家探亲,好与你倾诉思念之情。没成想,从此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的音容笑貌……

记得那天,母亲强压住满腔的悲痛,对来家送信的河西区知青办的同志询问你的死因,来人怕母亲承受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只是委婉地说:“张勇同志出了点小事儿。”然而非常了解你性格的母亲却预料到了不幸,她对河西区知青办的同志说:“你们不要瞒着我啦,我的女儿已经没啦。她没有做给我丢脸的事吧?”河西区知青办的同志,这才说出了你牺牲的消息和经过。

全家人顿时悲痛欲绝……

但是,坚强的母亲却强忍住悲痛的泪水说:“她是为抢救集体的羊群而牺牲的,她的死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她没有给我们丢脸,我们也不能做出给她丢脸的事儿!”

然后,母亲有条不紊地安排家人去处理你的后事,并嘱咐代她去处理后事的大姐夫及大哥说:“找到遗体后,埋葬在当地就行了,不要提任何条件!”

大姐夫及大哥带着母亲的嘱托,来到呼伦贝尔草原,在当地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将你安葬在高高的黄花岗上。

在寻找你的遗体以及将你安葬期间,有多少感人的事情,让我们全家人至今难以忘怀!

得到你的噩耗,呼伦贝尔草原惊呆了!和你同时下乡的战友惊呆了!人们放下手中的活,有骑马的,有赶牛车的,甚至还有许多知青步行几十里路,赶到了你出事的地方,焦急地等待着打捞你……

人们不敢用铁钩打捞,怕弄伤了你的身体,知青战友们排成一排,站在冰冷的克鲁伦河里,一步一步地寻找,他们顾不上吃饭、喝水,顾不上湍急的河水冰凉,急盼着找到你的遗体,好让他们的战友早日入土为安。

找到你的遗体后,一位老牧民脱下自己的蒙古袍盖在了你的身上。一位老人将自己送老的棺材拿出来,为你装殓。下葬时,上至老人,下至孩童,人们用手刨开尚未完全解冻的土层,将一捧捧的土盖在你的墓穴上……

一座高高的墓堆矗立在草原上,也矗立在草原人民的心中!

这是何等的感情啊,这是草原各界人民对你的真情表达!

不给你脸上抹黑

大姐夫和大哥参加完你的葬礼回来,将当时所拍摄的葬礼照片给母亲看,老人家仔细看后,深情地说:“感谢草原人民给了张勇这样的厚爱。”

草原乃至全国掀起了学习张勇烈士事迹的高潮。全家人也以你为榜样,我们发誓:绝不能做给你丢脸的事儿。

1970年11月,呼伦贝尔草原各界代表来到天津,来到咱家里,他们将你的烈士证书送到了母亲的手中,并带来500元抚慰金。

母亲接过了烈士证,将500元抚慰金退给了领导,并说:“张勇是为救集体的羊群而牺牲的,我将烈士证留下,以后我将用此教育后代,钱我不能收,我如果收了钱,会给张勇脸上抹黑的!谢谢领导的关心!”

母亲就是这样,她时时处处以你为榜样,绝不做给你脸上抹黑的事儿!

但是,姐姐你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理感受吗?

自你牺牲后,母亲终日以泪洗面,你是她最小的女儿,也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你是那么懂事儿,那么孝顺,没有了你她是多么的痛苦!

母亲时时自言自语,念叨着你在家时的一些情况,又像是在同你对话:春天的时候,她会念叨草原的风很大吧;夏天的时候,她会念叨草原很热吧;冬天的时候,她会念叨草原刮大风雪了吧?我的女儿会不会冷?

每当这时,我们就会用你给母亲写信时的那句“天作帐篷地作床,风雪呼啸我乘凉”的誓言来安慰母亲。

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女们来到母亲身边,陪伴她。母亲总是在寻找着什么,儿女们都知道她的心思,但谁也不敢提起你,怕她更加伤心。她是那么的羸弱,却又那么坚强!

1971年6月3日,是你牺牲一周年的日子。我与母亲来到草原给你扫墓。

在乘车到你墓地的路上,我远远地看到了你的墓碑,止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来到你的墓前,我更是悲痛失声。母亲却提醒我,不要在这种场合失声,因为参加你牺牲一周年纪念活动的各界群众很多,不要因为痛哭声影响了纪念活动。我强忍着悲痛,紧咬嘴唇,尽力地克制着……

但我看到母亲眼里含着热泪,却始终没有流出,她的克制力是何等的强呀!活动结束后,回到招待所,母亲却放声大哭,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是母亲对失去亲人后痛苦压抑的迸发。强压在心中的悲痛突然喷发,使她几近昏厥。在悼念活动期间,母亲每天早早地起床,一个人来到你的墓前,与你诉说着母女之情。

从那时我就暗暗发誓:以后我要到草原来,为你守墓,为你扫墓,以减轻老人家对你的思念之痛!

接过姐姐的牧羊鞭

也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你在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草原到处传唱着你的事迹。我和母亲见到了你第一次下蒙古包的主人——嘎拉森大姐,她向我们诉说着你在她包里牧羊、生活的情景。

你把牧民当亲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管放一天羊有多累,回来后抢着干活,帮助照看孩子,就像他们的家里人一样。

在草原,所有认识你的和见过你的牧民,都向我们诉说着对你的怀念。

你完全融入了草原,你是草原人民的女儿,你是草原人民的骄傲,草原人民为有你这样的女儿而感到自豪。我也为有你这样的姐姐而感到自豪。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向你学习、接你班的志愿。

在这次活动中,母亲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你在草原的表现以及你在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深感欣慰。回津后,母亲把我送到了部队。

1975年12月,我向部队党委提交了《我的志愿》:老兵退伍工作将要开始,如果组织上决定我退伍,我坚决要求不回天津,我要到牧区去。“接过姐姐牧羊鞭,扎根边疆干革命”,决心完成姐姐未竟的事业。

组织上批准了我的志愿,我于1976年3月份来到了你生活过奉献过的呼伦贝尔草原。

在牧区近3年的生活中,只要有机会,我就来到你的墓前,与你倾诉姐弟之情。在你的精神鼓励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顺利地闯过了生活关、骑马关,也掌握了简单的蒙古语,可以与当地牧民进行沟通了。

在牧区生活、劳动近3年的时间,我起初对草原只是感性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骑着枣红色的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那是多么的惬意……

可现实的放牧生活,却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

孩提时代骑的竹马终于被骏马替代,感觉就是不一样,那个威风劲儿就别提啦。但竹竿儿与活生生的马终不是同一种感觉。

驾驭马是要有技术的,我不知道挨过多少次摔。最“艺术”的一次挨摔,是马腿陷进鼠洞后,我从马头翻过去,在草地上滚了一个前滚翻,立刻就站了起来,回手抓住缰绳时,马还没站起来。我摸摸自己的身上,抬抬胳膊、动动腿脚,哪也没受伤!太艺术了,杂技演员也不过如此!最重的一次,我摔断了两根肋骨。医院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大夫让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橡皮膏将我的胸部及肚子紧紧地缠裹住,只能出半口气,一个星期后去除橡皮膏的时候带着皮一起撕了下来,直冒血,一活动身子就钻心地疼,别提多难受了。最危险的一次是,我从马上摔下来时脚还套在马镫里,让马拖着奔跑了好远。亏了我年轻、利索,手紧紧地抓住了马缰绳往怀里拽。马终于停下来,我吓出一身冷汗,再看身上、胳膊上都被磨破了,至今疤痕仍在。

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吃手把肉、喝奶茶,初来时,完全不适应。你知道,咱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父亲去世早,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差,一年到头也吃不上肉,更别提羊肉了。当时汉族家庭不供应羊肉,所以,我们是不吃羊肉的。我一闻到牛奶味儿就吐。

下到包里以后,我什么也吃不了,饿得两眼冒金星,在草地里放羊的时候,就趴在草地上,找野韭菜、野葱吃,吃的嘴里冒绿沫儿。但这多少能充饥。夏日里放牧,中午阳光暴晒,口渴难忍,只得找个小泡子弄点水喝,但泡子里的水多是不能喝的,满是牛粪、羊粪、杂草。人短时间不吃饭可以,不喝水是受不了的。一个星期下来,我实在挺不住了,只得拿奶茶权当药喝啦。一次中午,夜倌替我放羊,我回包喝茶。我一口气喝了一铝壶的奶茶,喝完茶,撑得连马都上不去了。

包里的牧民可好啦,他们了解了我的情况后,想着法的为我做些好吃的,像面条、烙饼之类的。这一关,我慢慢地就闯过来了。

学蒙古语也是一道比较难的关口。

初下到包里,主人不会汉语,我不会蒙古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只能用手势来表达。想起姐姐在牧区的时候,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学会了用蒙古语,我也下决心努力学蒙古语。虽然出了不少的笑话,但我不怕羞,敢说,见了人就说,说错了也不怕,越是这样,学的就越快。

在姐姐的精神鼓励下,我很快闯过了生活关、语言关、骑马关,完全融入了草原各族人民的生活和草原的建设当中,成为一名草原新牧民。

在近3年的牧区生活中,我与蒙古族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淳朴、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在与当地牧民的接触中,只要提到你,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张勇好样的!

当人们知道我是你的弟弟时,对我是那么的亲切,这都是因为有你。你的名字在草原是那样的家喻户晓,你的勤劳善良深受广大贫下中牧喜爱,你对每一位蒙古族乡亲所奉献的赤诚之心,得到了乡亲们的回报,人们称你为“乌恩琪”(忠诚)。你对草原人民的忠诚,草原人民至今念念不忘!

草原人民不会忘记

星斗转移,光阴荏苒。

姐姐,从1970年6月3日你为抢救集体财产英勇牺牲至今,快40年了。40年在宇宙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人生能有几个40年?亲爱的姐姐,你永远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这块绿色净土之上。

这么多年来,我们全家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你知道吗,在远离草原的家乡,全家人张泪眼,望北疆,寄托着对你的骨肉深情。

41年前,你和知青战友们,以十六七岁的年龄,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投身到火热的草原建设中。41年过去了,如今的呼伦贝尔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以美丽的身姿屹立在祖国的北疆。这些成果,有你和知青战友们的劳动,有你和知青战友们的心血,你们为草原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草原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2002年,在新巴尔虎右旗各级领导及广大农牧民的共同努力下,旗里花巨资在巴尔虎草原建起了“思歌滕广场”(知青广场),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知青广场,你的形象被塑成青铜雕像,你昂首骑在骏马之上,身边有19只羊围在你的身边悠闲地吃草,这象征着你的生命永远停留在19岁!栩栩如生的雕像,时刻激励着草原各族人民和广大知青朋友。

2008年,在巴尔虎草原又建起了一座全国唯一的知青博物馆,以此来歌颂、赞扬、纪念广大知识青年的丰功伟绩。草原各族人民没有忘记你,更没有忘记广大的知识青年,他们以各种方式来歌颂和赞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将你的陵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你的英雄事迹编辑进中小学品德教育课中,以此来教育下一代,学习你的献身精神。我想,姐姐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姐姐,你牺牲后,母亲决定把你留在巴尔虎草原和牧区人民中间的时候,她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活着你没有看到草原的繁荣昌盛,牺牲后一定让你亲眼目睹。现在你看到了,经过草原各族人民40年来的努力,巴尔虎草原已经逐渐走向富庶。我们也坚定不移地相信,在草原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呼伦贝尔!

梦中共叙骨肉亲情

姐姐,在你离去的这40年里,我们兄弟姐妹在思念你的岁月中慢慢变老。但我们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都以你为榜样,时刻提醒着自己,绝不能给英雄的亲人丢脸!

家乡与你的第二故乡路途遥远,我们各自均有自己的工作,不能经常到草原去为你扫墓,从1995年至今,我先后4次带着你的侄儿、侄女来草原为你扫墓。我就是想让他们来看看你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这块土地。让他们亲身感受这里的牧民阿爸、额吉的深情,教育他们永远继承你的遗志,一生一世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2008年夏天,在你离开我们38年,也是新巴尔虎右旗知青下乡40周年的时候,家里的亲人、和你同时下乡的战友、草原的领导,一起为你扫墓。

蓬勃的知青运动已过去40多年了,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向孩子们介绍当年知青的情况时,他们不理解,认为那一代人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思议的。有许多人认为,知青的做法不值得。为了几只羊把命丢了,太傻了。更有甚者,认为知青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广大知青的心里,有一种悲怆和凄凉的感觉。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这是当年有志青年的口号。凭着这种精神,知青们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战天斗地,从来都没有想到个人的利益。

社会是公正的,善良的人们总是会公正地对待知青的。

作为新巴尔虎右旗的一名知青,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天津有一个由当年下乡知青组织起来的新右旗知青联谊会,他们从草原回到天津后,仍然不忘我们的第二故乡,自发组织起这个联谊会,致力于宣传当年知青们在草原奋斗的经历,沟通家乡与第二故乡的信息。

刘伟力、刘相平、骈江芳、吕洋等老知青,回到天津后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但他们挤出自己的时间,利用小报的形式,宣传知青、宣传第二故乡,在知青与第二故乡之间建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

天津的媒体、内蒙古的媒体近年来都在大力宣传你的事迹,其目的也是为了再次宣传当年的知青,使人们不要忘记咱们,这更是在宣传知青精神。

亲爱的姐姐,你虽然离开我们40年了,但你的精神永存,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

你是我们的光荣,你是我们的骄傲,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净土埋忠骨,碧野悼精魂。姐姐,魂兮归来!插上你灵魂的翅膀,飞回家乡,看看家乡的变化。或给亲人们托一个美丽的梦,让我们在梦中共叙骨肉亲情……

文/首席记者  张泊寒


原文2010-03-25 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大荒知青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联发街64号 电子邮箱:1274313066@qq.com
24小时值班电话:18004606931 联络QQ:136078130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