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可以模糊印象,一种精神却不会黯淡;时间可以改变山河,一种理想却不会磨灭;光阴能够冲淡记忆,一种信仰却历久弥坚。
“微观北大荒”开设《北大荒红色印记》专栏,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照片,再现北大荒人开垦荒原的伟大壮举,反映建党百年来北大荒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沧桑巨变,涌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感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赓续精神血脉,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凝聚启航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北大荒红色印记之支边青年到北大荒
在北大荒博物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张特殊的车票,它将我们带回到1958年,见证了那时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疆的印记。
1958年,支边青年到北大荒的团体车票。
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各地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五年内移民570万人,其中从山东省动员去东北三省80万人,1959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对当年来黑龙江省的山东支边青年12万人进行了分配,农垦系统5万人,密山农垦局3万人,合江农垦局2万人,省属农场5000人,由于齐鲁大地的青年报名踊跃,1959年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了北大荒。
1959年7月25日至9月7日,由山东蓬莱县、招远县、威海、曲阜、兖州、栖霞等30多个县6000多名支边青年分配到八五二农场,其中600多人分配到六分场。
初到北大荒,支边青年对当时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不适应,思想很不稳定,当时农场场长黄振荣带领农场文艺宣传队来到六分场,召开支边青年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首先他对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表示欢迎,又给大家讲了北大荒多么需要支边青年开发建设和北大荒的远景规划,希望支边青年能够与铁道兵共同建设北大荒,为国家多打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山东女青年组成的“三八包车组”。
1959年8月25日,第二批120名招远县、兖州、曲阜山东支边青年到达六分场四队,给六分场生产工作增加了活力,两批支边青年1000多人加上原来500多名复转官兵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
六分场地势低洼,小河流贯穿纵横,水泡子星罗棋布,要发展扩大,首要任务是抓好排水工作,全分场组织1000多名职工分别在各场所挖渠排水,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12条支沟25万立方米土方工程。
秋天阴雨连绵,地上到处都是水,一天比一天冷,人们踩着冰冷的水割大豆,前期气温还比较温和,单鞋还能坚持,十月下旬的早晨,地面就已经结上一层薄冰,一脚踩下去,冰下面是冰水,穿单鞋冻脚,穿棉鞋进水后更冻脚,在这种情况下,支边青年并没有消极怠工,仍是满腔热忱地奋战在豆海中。
在一次割豆中,女工排长李桂凤突然晕倒在豆地里,吓坏了周围的工友,卫生员赶紧过来抢救,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后来大家才知道她来了例假,在那个年代大部分支边女青年不好讲这个问题,所以女青年在那种环境中,没有一个讲条件的,更没有休息的。在排长李桂凤的带领下,全排40多名女同志平均割豆日工效4.5亩以上,青年男工更是各项工作的主力军,在麦收中平均每人割小麦3亩,挖沟渠每人日工效13立方米,割大豆4.8亩,表现突出的董永久、唐怀德两位同志,一次半夜一点起床开始割大豆,到晚上6点收工,日工效每人18亩,被农场命名“飞刀手”,创造出支边青年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奇迹。
1959年致支边青年的慰问信。
1959年,秋收结束后,支边青年陆续离开,剩下近300人扎根在北大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山东小伙子和大丫,已是鬓发秋霜;当年轰轰烈烈的壮举,永远记载在北大荒不可泯灭的功勋史册上,黑土地永远不会忘记这批把大好青春年华奉献给北大荒的齐鲁儿女。
来源:综合网络
文字:黄璐瑶 张钧碧
图片 提供:北大荒博物馆
平面编辑:马文龙
统筹:张永刚
监制:韩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