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在历史上是知识青年的特称,也可以讲是上山下乡的产物与人物的代名词。“知青”一般泛指“文革时期”大规模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同时又延伸至建国以来到“文革”结束后期的,到农村去过的(包括单位青年点)所有城镇知识青年的历史称谓。因此“知青”也就成为历史上曾经上山下乡过的知识青年统称或代名词。“知青”在一定的角度上也可以讲是共和国的一代历史;因为到目前这些“知青”人与共和国同龄。
当年的知青们正是有这样的经历与情感,产生了后知青时期或时代。这里所讲的后知青时期是指大规模结束上山下乡以后,近十几年知青的现状与趋势。
一、知青们珍惜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谈到“知青”二字很快引起共鸣
现在你不论走到祖国的那里,北到黑龙江、内蒙古,南到云南、海南岛,东到上海、福建,西到新疆、甘肃等,只要一提到知青或上山下乡,很快就找到“知音”,倍感亲切,距离拉近,就如亲人有讲不完的话……。这也是“知青”和“知青人”有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后知青时期的基础。知青目前小的也接近五十岁了,一般自己称谓“小知青”,年纪较大的八十左右岁了,一般都是知青的楷模或大哥大姐。“知青”二字与共同的知青经历成为后知青时期的桥梁与纽带。
二、知青的现状基本是以“知青”为基础的各有所长,各有所为,表现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形式上知青活动范畴主要表现为五种:
一是专心研究知青文学和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当年的很多知青已经在共和国的领域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同时产生了一批文学家、理论家和理论工作者。他们生产出知青文学作品和知青史料研究书籍,供社会和知青们欣赏、回味、研读、供后人们研究。还有一些知青杂志,如《黑土情》、《上海知青》、《共和国知青》等填补了知青杂志的空白,丰富了老知青的阅读生活。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给“知青”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二是进行网络活动。主要指知青网站、知青QQ群、知青QQ好友、知青个人博客、知青邮箱等形式;还有其它形式,如网络游戏、网络文体活动、朋友群、同学群等形式补充知青的网络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有各类知青网站就有二百多个。近十年左右,特别是近五六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老知青们已经从对网络的另类认识上,改变了网络是年轻人的“恶魔”的看法,认识到网络的信息性、快捷性、广泛性、灵活性、“节约”性、便捷性、存储性、联络性等好处,克服了老年人网络知识缺乏,操作慢等困难涉足网络,通过网络生活开阔了视野,加强了联系、快捷了沟通、活跃了生活,从而提高了老知青的生活质量。
三是开展文艺演艺活动。全国很多地市都有老知青艺术团体,有的是与知青网站一体的知青艺术团、有的是独立的知青艺术团、有的是与社区合办的文艺团体、有的成立全国知青演艺联盟、有的举办知青演艺比赛或汇演活动等等。在新时期的很多舞台上甚至列车上到处都能看到老知青的表演与身影。老知青的文艺演艺活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补充部分,而且活跃了老知青后知青时代的老年生活,陶冶了老知青的文化情操,为实现和谐社会、为政府减少了形式上的负担。老知青的演艺水平和服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四是知青回访与旅游活动。
其一主流是知青回访第二故乡。老知青们大部分多有艰苦的老知青生活经历,但是念念不忘第二故乡是“知青的特点”;各地老知青经常组团回访第二故乡和帮扶第二故乡形成“惯例”,是“你走吧他登场”。有的组织知青回访知青专列(如北大荒知青专列与大兴安岭知青专列)、有的驾车自助回访、有的包车回访等等,回访第二故乡已成为老知青的一种情怀。
其二是知青旅游。随着老知青年龄的增长与当前出现旅游热等因素,老知青们也开始“光顾”国内外的“名山胜景”。有知青组织(网站、联谊会等)组织的;有自己下乡团队名义(兵团、农场、林场、公社等)集体活动的;还有知青网络群自发的等等。如黑龙江老知青的驾车万里行(阿尔山、新疆、酒泉等)、辽宁知青骑游西藏、海南等、中知网的韩国游、南戴河游等,都是知青旅游。“知青游”已经成为旅游经济的补充部分。
五是知青文化研讨会和知青文化节。近些年出现的无论是知青文化研讨会还是知青文化节都是较大的知青活动之一;都是由很多地区知青参加的较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虽然表现为自发性,但是体现“共知性”或“认知性”,也是后知青时代的突出表现形式,使知青活动走出地域、面向全国,也走向理性化、社会化。如(新疆)知青边疆建设座谈会、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敖包相会”内蒙古知青文化节、佳木斯知青节等都是各地知青参加的大型活动。
除了以上五种主要形式还有一些,如知青博物馆(知青广场等)建设与研讨活动、困难知青的帮扶活动、知青志愿者活动、知青运动会活动、老知青集体过生日活动等等,都是老知青们后知青时期涉及的活动范畴,当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有的参加活动有交叉,有的参加不了,但不影响知青活动的总体意义。
三、知青的活动知青办,应引起政府的重视;为实现“中国梦”老知青再做奉献。
一是坚持知青的事情知青办。知青在历史上体现“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在新时期还应坚持这种知青精神,努力做到“知青的活动知青办”,让人们认识老知青、尊重老知青、研究老知青、发展老知青的精神,因为老知青的行为基本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延续,对实现“中国梦”有其特殊的意义。 .4.
二是坚持知青的自律。主要是活动坚持老有所群、老有所乐,有能力的老知青继续做到老有所为。老知青们应做到少发怨气,倡导正气;珍惜历史,快乐为怀。老知青本身是知青史的一代,也是共和国的一代。“中国梦”需要和谐、需要快乐,这也是老知青的责任。
三是知青活动需要组织,应引起政府的重视。自一九九八年以来(还可以时间前推一段),知青的活动基本已脱离同学或团队的小范围“友情”基础活动,很多活动形成了“城市化”或“联谊化”。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要有组织形式,知青的组织也不应例外。到目前为止,经过批准的知青组织为数不多,拒不完全统计不超过十个;知青联谊会只有哈尔滨一个;知青协会也只有黑龙江一个(知青志愿者)和甘肃白银一个(艺术团体);知青历史研究会有六个(沈阳、镇江、上海、南通、郑州、广西);知青网站基本是借用别人的服务器,独立的很少。这些现象应引起政府的重视。政府要看到知青不是“洪水猛兽”,无论在历史时期、还是在改革年代、甚至在现在的“中国梦”,老知青都可以讲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安定因素的“支柱”。一定角度上讲,老知青的活动当前已经形成“知青热”,政府应该给予支持与引导,在知青组织的审批上应放开进行,不应回避。
(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