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可以模糊印象,一种精神却不会黯淡;时间可以改变山河,一种理想却不会磨灭;光阴能够冲淡记忆,一种信仰却历久弥坚。
“微观北大荒”开设《北大荒红色印记》专栏,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照片,再现北大荒人开垦荒原的伟大壮举,反映建党百年来北大荒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沧桑巨变,涌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感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赓续精神血脉,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凝聚启航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北大荒红色印记之徐一戎用的放大镜
在北大荒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放大镜。这个放大镜的主人为黑龙江垦区水稻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水稻专家,他就是“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寒地水稻栽培事业。人们说:“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北大荒冬寒春凉 ,无霜期短 ,自古以来都是水稻高产的“禁区”。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徐一戎创新的高寒地区水稻增产新技术 ,却使这里的水稻亩产由150公斤跃升到700公斤 ,使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 ,徐一戎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 ,当上了技术室副主任。他用很短的时间把即将开发的10余个农场走了一遍。看到这些农场有2/3是低洼地块 ,徐一戎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在北大荒的历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 ,几乎与水稻无缘。徐一戎想改变这一切,他决定从基础试验干起。白天 ,他和农场职工一起光着脚 ,拉犁翻地 ,弯腰插秧 ,顶风冒雨观察记录;晚上 ,把当天的观察记录梳理好 ,整理成气象日记和温度变化的数据。短短几年 ,就摘录了32本笔记、4000多张摘录卡。
种子问题是第一道关口。为寻找适宜北方寒地的水稻 ,徐一戎开始了寻找种子的“万里长征”,颠簸6年多 ,行程近万里后 ,徐一戎收集到了近千份品种材料 ,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难得的亲本。
1974年 ,50岁的徐一戎重返水稻所 ,承担起农业部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冷害两个课题。他和助手丈量出6分地作为品种资源“小区” ,播下了730个品种材料 ,后来又选出30个品种播进了8亩“大田”。
1981年初秋 ,北大荒满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突如其来的早霜冷害 ,给新品种水稻造成致命打击。徐一戎在沉默中度过了几十个难眠之夜。随后 ,他给自己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
1998年和1999年 ,通过推广水稻科研项目与垦区大面积旱改水结合 ,北大荒连续两年实现粮食产量、职工收益成倍增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当即决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徐一戎还在不断攀登 ,他创新了高寒地区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每次去地里 ,都不忘带那把“稻子手术刀片”。他把走田埂戏称“走平衡木” ,这是他此生最喜欢的“运动”。从水稻浸种、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浆、抽穗、收割 ,哪里的水稻出现了问题 ,他就赶到哪里。每到一地 ,他都力争把浑身本事尽数传给稻农。北大荒的稻农们说 ,100个吃大米饭的人 ,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人 ,肯定有99个认识徐一戎。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2005年 ,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 ,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 ,印刷8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水稻种植户。他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像带 ,供电视和广播宣传。
来源:综合网络
文字:黄璐瑶 张钧碧
图片 提供:北大荒博物馆
平面编辑:杨金丽
统筹:张永刚
监制:韩志营
系列报道: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5):“潜水挂钩”的故事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78d341c3-9781-4705-b67b-affbc0a9f60b.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4):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者——王震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1072b987-902e-45a1-a9c6-9b4dba41297a.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3):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546f8a0c-2465-415d-99fd-22d26c68c61a.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2):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66dc4970-f4b7-4e26-8d51-ef41750659a3.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1):当代“流人”组成的垦荒队伍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4f822fdd-86b5-45f5-80fd-cef4c9bddf7b.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0):支边青年到北大荒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9fa843c6-480b-4234-a625-6b63fc2f250f.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9):邓小平戴过的草帽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8d781ffb-bac4-457e-8d24-a480dd8f48ee.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8):“解放团”创建农场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1a2abd05-e5cc-4af5-88eb-6f87ed860c92.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7):荣军农场的创建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2dd688e4-bd23-4afc-ba14-a1904501eeb1.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6):友谊农场建场纪念册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08169e4a-7bba-41f2-9e17-8305509aa010.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5):31枚木质印章的故事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011b1510-4829-47dc-b929-f943098322e7.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4):《中国青年报》刊登来自北大荒的报捷电报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8a2da32c-fc41-4e4c-b66a-05405562ec54.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3):十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f051a1e2-51aa-45de-a5a9-b9a413216888.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2):毛泽东给“萌芽学校”题词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846463a8-543f-4023-b8ff-1603f30e385f.shtml
北大荒知青网 | 北大荒红色印记(1):董必武手稿
https://bdhzqw.30edu.com.cn/Article/29ec9939-22bb-4e3e-9269-764157fd0ab0.shtml